怎样服用中药才安全
2023-06-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版:视界 浏览:10494 次 【查看证书】□张剑
中药具有治疗、预防及康复保健作用。中药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天然的药物,或者是天然药物的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等,其中,以植物药居多,所以民间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人们时常说“是药三分毒”,在中药的使用方面需要谨慎,避免影响药效,或者引起不良反应。那么,如何服用中药才安全呢?
如果想安全服用中药,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辨证用药、配伍用药,以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用药等,另外,还要注意煎药适当、服药忌口等事项。
辨证用药
1.因果型功效:在服用中药之前,需要先了解药物的因果性质与功效,比如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的作用,能够起到安胎的功效。孕妇在服用白术汤药后,气血旺盛、脾胃旺,所以胎气稳定。白术能够健脾益气是因,安胎则是果。另外,黄芩有清热、燥湿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清热、安胎的功效,清热是黄芩的因,安胎就是果。因此,在安全使用中药方面,要详细了解病因,依据病因选择合适的中药,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2.辨证统一型功效:很多中药有活血的作用,比如元胡、红花等,但是元胡除了活血外,还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元胡的活血、行气、止痛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活血有助于行气,行气则有助于活血,能够起到止痛作用。元胡与红花的活血性质是不同的,如果患者没有疼痛症状,一般情况下不选用元胡;如果需要活血,可以选用红花。只有患者同时出现血瘀、气滞及疼痛等症状,才能够选用元胡。只有如此,才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的功效,起到对症治疗的作用。
3.辨证独立型:有一些中药的功效是相对独立的,比如秦艽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等作用。其中,祛风湿与退虚热是独立的,可以选取个别功效与其他的药物配伍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比如秦艽与鳖甲搭配,可以用于治疗阴分不足、虚火骨蒸的患者。在辨证用药方面,只要注意抓住药物的个性,就能保证用药的准确性。
4.特殊功效型:一些中药是有特殊功效的,比如瓜蒂有催吐的效果。对于这种类型的药物需要辨证分析四气五味,避免影响药物的功效。青蒿可以治疗疟疾,在疾病的病因、病理不背离青蒿的药性、四气五味的情况下,是可以直接使用的。如果背离青蒿的药性,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化裁。
配伍用药
药物配伍就是将两种以上的中药搭配使用。配伍用药又称为合并用药,主要目的是增强药物的疗效,同时降低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合并症。正确进行药物配伍,可以有效改善药物的性能,增强药效,比如在口服亚铁盐的时候,适当添加维生素C,可以让药物得到充分吸收;又比如石膏配知母,有清热解毒、润燥化痰、止血止痛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一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只要跟其他的药物搭配使用,就能取得良好效果。当然,并不是每一种中药都可以配伍使用的,一些药物在配伍用药后,可能导致原本的药效减弱。还有一些药物配伍使用,容易导致毒性增强,引起不良反应。另外,中药在配伍使用中,如果作用过度增强,超过了患者身体承受的能力,也可能引起不良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用药
1.因人:因人就是指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以及生活习惯等。每一个患者的年龄不同,具体的病理特点也不同。另外,男性跟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也有区别。对于体质偏寒的患者,要少用寒凉、伤阳的药物;体质偏阳盛的患者,应该少用辛温、燥热的中药。
2.因地:不同的地区,气候、水土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不同的。这对患者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等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医生需要根据实际环境,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3.因时:春夏秋冬4个季节因为天气的变化,对于人体病理变化、生理功能都可产生影响,所以在服用中药方面,还需要考虑季节特点。比如在春夏季节,天气由温渐热,如果患者着凉了,不能选用过于辛温的中药,避免耗伤气阴;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干燥,阴盛阳衰,如果患者不是大热,也不建议使用寒凉的药物,避免苦寒伤阳。
煎药适当、服药忌口
1.煎药适当:汤剂是中药常见的一种剂型,将各种药物混合煎煮,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中药煎煮的方式有先煎、后下,还有包煎、另煎、溶化等,以及泡服、冲服等。对于毒副作用比较大的药物,比如附子、乌头等,要先煎45分钟~60分钟,然后放入其他药物,这样可以降低药物的毒性,确保安全用药。
2.服药忌口:患者服用中药的时候还需要忌口,不能多吃蒜等食物,且不能多吃肥肉及其他油腻、油炸食物。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还不能吃生冷、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另外,药材的质量很重要,患者应到正规的医院或者药店购买药材。如果是阴虚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多休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可以适当运动,但是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对于气血虚弱的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不能吃萝卜。如果患者需要服用活血的中药,应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如果服用补益的中药,一般情况下,应在饭前服用中药。另外,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用药后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作者供职于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