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头痛头晕
2023-06-0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一版:临证 浏览:8448 次 【查看证书】□宋世超
头痛、头晕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那么,中医如何治疗头痛、头晕呢?
针灸
风热头痛
症状:发热恶风,口渴心烦,鼻塞头痛,喜凉畏热,舌苔薄黄,脉浮数。
针灸:主穴,风府穴、风池穴、外关穴、太阳穴;配穴,前头痛取上星穴、印堂穴。
风寒头痛
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无汗不渴,脊背酸痛,偏头痛、正头痛或后头痛,喜热畏寒,舌苔白滑,脉浮滑。
针灸:大椎穴、风府穴、列缺穴,头痛配昆仑穴。
风湿头痛
症状:微热恶风,肢节酸痛,头痛身重,一身尽痛,遇风益甚,小便赤涩,舌苔腻,脉浮缓。
针灸:主穴,选取风府穴、大椎穴、丰隆穴、头维穴;配穴,选取三阴交穴、阴陵泉穴。
穴位按摩
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多条静脉均上行于头部。按摩头部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镇静安神,清脑明目,活血止痛。通过按摩头部诸穴,可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减轻头痛、头晕症状。
适应证:神经性头痛、眩晕、失眠、感冒、视疲劳等。
头部按摩的方法:头部按摩的方法有指擦法、掌擦法,按法、捏法等。
指擦法:一般用两手拇指在头部眉弓以上由中间往两边平行直推,也可由两眉间的印堂穴往发际线直推。
掌擦法:用两手掌根由太阳穴往下直到下颌部位直推,至局部皮肤发红发热。
按法:运用最多的手法,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点按,也可以用掌根揉按,在头部的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迎香穴、颊车穴等部位操作。
捏法:作用于头部皮肤比较疏松的部位,如两颊部或额部,食指与拇指相对,轻轻捏起穴位部位皮肤,然后缓慢向上拉。
刮拭
一般头痛用砭石刮痧板或砭石刮痧器,以面刮法刮拭全头,先刮侧头部,将刮痧板竖放在发际头维穴至耳上处,从前向后刮至侧头部下面发际边缘处。
刺络放血
三棱针点刺太阳:太阳穴怒张青筋处,用三棱针顺着青筋由下向上刺络,出针后使血液自行流出,待不流动时加拔火罐或抽气罐,直至瘀血流尽。
三棱针点刺大椎穴、阳陵泉穴:点刺后加拔火罐5分钟~15分钟,起罐后若还有出血,可再拔1次火罐,直至无出血。
三棱针点刺阿是穴、百会穴、风池穴:用三棱针点刺数下,使其自行出血,待瘀血出尽即可。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放松心情,减少压力,经常按摩头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受凉、受风引起头痛。
(作者供职于汝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