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存
青光眼和白内障都是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但两者之间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白内障和青光眼都是由于晶状体老化而导致的眼病,白内障和青光眼在发病机理上有着明显差别。前者主要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引起,后者主要是由于眼压升高或眼内压波动所致。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患上了白内障或青光眼时,不要盲目治疗,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带你认识青光眼和白内障
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主要累及视功能的慢性致盲性疾病。青光眼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有轻微的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常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
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眼球晶状体发生混浊,导致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病。它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导致失明。白内障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后天性白内障和老年性白内障三种。先天性白内障是指胎儿在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感染、代谢异常等原因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后天性白内障是指老化、外伤、辐射等原因导致晶状体蛋白变性而发生混浊;老年性白内障则是指在年龄相关因素作用下,晶状体代谢紊乱,发生混浊的一种眼病。在我国,白内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即由于年龄增长引起的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另一类是后天性白内障,即由于外伤、辐射等原因造成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
白内障和青光眼的区别
病因不同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混浊,尤其是后囊下的混浊。白内障的发生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另一个是晶状体结构紊乱,晶状体蛋白不能正常沉积。白内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老年人居多,但近年来也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光眼是指眼内压(眼内压主要指房水)升高超过眼球内组织正常代谢范围的一种眼病。青光眼患者眼内压持续升高,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导致视神经损害,最终导致失明。青光眼是世界上主要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眼压升高或波动有关。在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疾病患者中更容易发生青光眼。
症状不同 青光眼的症状主要包括眼压升高、视力下降、视野改变等。患者往往会有眼胀、头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失明。青光眼患者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视力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到了晚期就会出现视力严重下降、视野缺损等情况。青光眼晚期症状有虹视,患者看灯光周围有一个彩色光环,类似彩虹,因此得名“虹视”;眼胀痛,患者自觉眼球内像有一团火在燃烧;头痛,部分患者有持续性头痛或偏头痛,但程度较轻;眼痛,由于眼压升高引起结膜及角膜炎症性水肿,患者出现眼痛。青光眼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眼压高、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失明。
白内障则没有明显的症状,仅表现为眼睛看不清。患者往往会在视物时感到模糊,很难看清楚眼前的物体,但同时又能看到周边的东西,在早期视力下降并不严重。患者会经常感觉眼睛疲劳,有时还会感到眼内有异物,有时会伴有疼痛。
治疗方法不同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综合疗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超声乳化吸除术。超声乳化吸除术可以有效去除晶状体前囊膜及周边部组织,同时能保持正常的前囊膜完整性,而避免植入人工晶状体。通过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有效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药物治疗一般用于白内障早期或者症状较轻的情况,临床上常采用局部用药,如阿托品、羟苯酯类等药物,可以抑制晶状体蛋白质的氧化和变性,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青光眼则需要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病情来决定。根据患者青光眼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降眼压措施,首先可以采用激光治疗,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常用方法,激光小梁成形术是治疗激素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发育性青光眼以及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一种方法。其次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可以选择缩瞳剂、抑制房水产生的药物等。最后是常用的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置入引流钉,置入减压阀等。
白内障手术和青光眼手术的区别 白内障手术一般在眼科门诊进行,先做常规检查,如果需要再做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手术的目的是恢复晶状体透明,达到治疗白内障的目的。手术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由医师通过器械将混浊晶状体切开,植入人工晶状体。如果在超声乳化前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白内障,可能会导致晶体混浊加重。手术后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控制眼压,并定期复查。在选择白内障手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白内障手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眼压升高、术后角膜水肿等。所以手术后应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白内障术后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尤其是使用电子产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避免眼睛受到外伤等。青光眼手术需要先通过一系列检查判断是否存在青光眼,再由医师根据患者眼部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白内障和青光眼都有可能导致失明。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而引起的疾病,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视力。青光眼则是由于眼球内房水循环障碍引起眼压增高,从而导致视功能损害。
白内障手术和青光眼手术的区别在于术后恢复时间不同,白内障术后恢复需要1个月~2个月的时间;而青光眼术后恢复只需要1周~2周的时间。白内障在进行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后可逐渐恢复视力;而青光眼需要对房水循环进行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后才能恢复视力。此外还存在着术后并发症不同的问题,白内障手术中可能会出现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而青光眼术后则不会出现这些情况。
如何预防青光眼和白内障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体检 视力出现明显减退时,应该定期到医院做眼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睛里的疾病。
注意用眼卫生 平时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眼,不要在黑暗处看书或看电视。
控制血压和血糖 平时要注意控制血压和血糖的波动范围,这对于保护眼睛很重要。
总之,如果感到眼部不适,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不可胡乱用药,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也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要过多用眼,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作者供职于北京市回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