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发现脑转移瘤
2023-06-0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健康促进 浏览:14600 次 【查看证书】□卜春晓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医疗技术的进步,癌症的发现率也逐年升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大可不必“谈癌色变”,但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最担心的事莫过于发生脑转移瘤了。
脑转移瘤又称颅内转移瘤,是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大脑中形成的恶性肿瘤。它是成年人颅内较常见的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10%~15%。其中,80%的患者为多发性脑转移,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多为肺癌转移,女性多为乳腺癌转移)。
在原发性肿瘤中,首先以肺癌最多,占脑转移瘤的40%~70%(特别是小细胞肺癌或肺腺癌)。其次为乳腺癌、肾癌、消化道肿瘤及原发病灶不明的肿瘤等。最后,部分患者(10%~15%)找不到原发病灶,脑转移瘤手术后仍不能确定肿瘤来源。
脑转移瘤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特别倾向脑动脉末梢分支供血区(以颞顶枕叶交界处,即后分水岭区多见),以及灰白质交界区。原因主要是大脑皮层的血供为皮层下白质的3倍~4倍,故在解剖结构上供血动脉在灰白质界面上突然变细,常先发生于幕上大脑半球(80%),其次为小脑(15%)和脑干(5%)。
人们想做到早发现,首先要熟悉脑转移瘤的早期症状。脑转移瘤可发生在原发肿瘤患病过程中的任何时间,症状也因其发生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非特异性症状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语言障碍、肢体肌力减退、共济失调或颅神经麻痹等,其中1/4的患者有视乳头水肿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癌症患者要警惕脑转移瘤,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不要认为是脑供血不足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脑转移瘤的主要特点是病程短。患者起病后,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如脑转移瘤发生出血或坏死,临床症状类似于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这时更应该及时就医,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
对于脑转移瘤的诊断,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在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大小、数量和分布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此外,MRI检查不产生电离辐射,对人体没有损害。因此,MRI检查为目前检测脑转移瘤的最佳手段,也是癌症患者定期复查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对于脑转移瘤患者,大脑MRI平扫可能会出现未见明显异常的情况。但是,当患者注射造影剂后,通过增强扫描,就会发现大脑内多发的小转移瘤,这就是为什么脑转移瘤患者需要做增强MRI检查的重要性。当然,大脑MRI平扫也非常重要,是为了发现大脑内有无其他病灶。
脑转移瘤常见的MRI表现形式:大脑MRI平扫正常,增强扫描后发现大脑内多发性小转移瘤;大多数患者脑水肿情况明显,部分患者水肿轻微或无水肿;脑内实性结节或实性肿块转移,或呈囊室性及囊性转移;短T1“信号”的转移(即在T1WI图像上呈“高信号”);也可发生柔脑膜转移、硬脑膜转移、颅骨转移和头皮转移。其中,颅骨转移多为溶骨性转移。
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是战胜脑转移瘤的有力武器。对于原发性肿瘤控制良好的脑转移瘤患者,应积极治疗脑转移瘤。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等。MRI检查可以使患者早期发现病灶,从而在癌症早期就开始治疗。MRI检查还有助于医生制定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密切随访也是巩固疗效的保障,对于脑转移瘤患者,1年内应每2个月~3个月进行1次大脑MRI检查。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