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的病因及护理

2023-05-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二版:天使之声 浏览:11232 次 【查看证书

□李丛丛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是因病毒感染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大多数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1周~3周会有一些前驱症状,有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是可以自愈的,有一些患者会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心肌炎,人们一定要重视,找到具体的原因,积极治疗。
心肌炎的病因
    心肌炎一般由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引起。感染因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非感染因素包括毒物、放射物质、药物,以及其他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及疾病等。病毒感染是导致心肌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比较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B组病毒等。细菌感染也可能引发心肌炎,比如链球菌、白喉杆菌等。真菌感染主要有念珠菌、曲霉菌等。螺旋体感染则包括梅毒、钩端螺旋体等。寄生虫感染主要有弓形虫等。非感染性因素中的药物因素包括阿霉素、链霉素等,化学物质有砷、铅等。物理因素有中暑、辐射等。毒物因素包括蝎毒、蛇毒等。疾病因素主要有血管炎、结节病等。
心肌炎的症状
    心肌炎患者的前驱症状有发热、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急性发作期,患者会有呼吸困难、气短、胸痛、胸闷、头晕及食欲下降等症状。如果心肌炎反复发作,且病程超过6个月,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心悸、胸痛、胸闷;时常感到疲乏,没有力气,特别是在运动或者劳作之后,这些症状加重。待疾病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憋气、水肿等症状。
护理措施
    心肌炎患者需要根据实际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采取护理措施。平时,患者应多休息,限制运动,特别是在疾病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卧床休息,不要随意走动,且做好病情监测工作。其间,患者如果太紧张或者压力过大,就容易加重病情,不利于治疗疾病;注意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停药。
    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适当服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果服药后,患者出现异常症状,比如恶心、呕吐及其他不适症状,需要马上到医院就诊。患者在半年内不能干体力活儿,需要充分休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方面,患者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通风;天气寒冷时,需要采取保暖措施,避免感冒;平时,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不要吃辛辣、油炸食物,不要熬夜,早睡早起。
    (作者供职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