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护理
2023-05-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二版:天使之声 浏览:15057 次 【查看证书】□王楚洁
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儿童都要经历咿呀学语阶段,从无意识发音到首个有意义的单词,再到自如的语言表达。任何一个阶段发育有障碍,势必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语言发展。如果儿童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现象,该如何进行康复护理呢?
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属于常见的儿童语言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患儿的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少数患儿还有多动、烦躁等表现。同时,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
主要表现
婴儿时期对声音没有太多反应,与别人的眼神接触很少;2岁时,未能说任何单义词;3岁时,未能运用简单句子,比如:我要饼干;4岁时,说话含糊不清,令人难以明白;5岁时,未能描述事情或说简单的故事,词语数量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有时会词不达意,出现语言表达退步或者不爱说话的现象,不能明白抽象词语或者复杂句子,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若发现儿童有语言发育迟缓现象,及时采取康复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训练方法
口肌训练
对于智力较好的患儿,可以用语言指示做张口、闭口、噘嘴、露齿、咧嘴、圆唇、鼓腮、吮颊、微笑等动作,反复进行,直到熟练为主。
游戏训练与护理
寓教于乐是提高康复的关键,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训练加入游戏要素,能够使训练更加容易开展。例如年龄较小的患儿,需要通过做游戏提高其对外界的感知力与反应能力;语言符号获得期的患儿,通过单词游戏提高其对词汇和语句的掌握能力,促进交往行为的进步。
手势符号训练与护理
指导患儿通过手势符号表达意愿,通过非语言性质的交流提高表达能力。中度和重度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表达困难的患儿,均可把手势语言作为训练导入方式,随后过渡到口语表达。
日常引导训练
发音功能训练 伸舌头,舔上下嘴唇转圈,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平时多注意对咀嚼动作的训练,不要吃切得过于细碎的食物。
听觉训练 叫患儿的名字,看患儿的反应。
视觉训练 指出身体某一部位,重复发指令,让患儿拿东西,从而让患儿接受、熟悉指令。
文字训练
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在语言学习困难时,如果将文字符号作为语言行为形成的媒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文字训练适用于:言语理解与表达均发育迟缓的患儿;言语理解好而表达困难的患儿;既有以上原因又伴有构音障碍、说话清晰度低下的患儿。
针对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语言发育水平,降低由于语言发育迟缓对患儿身心造成的伤害。
(作者供职于滑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