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护理脑梗死患者

2023-05-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版:天使之声 浏览:8480 次 【查看证书

怎样护理脑梗死患者
□张淑霞

脑梗死是指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从而产生相应脑功能缺损症状的综合征,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病症。患者可有典型的偏瘫、同侧偏盲等表现。主要的治疗手段为药物降颅压、溶栓治疗等。本病预后较差,患者可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引发的后遗症。因此,预防发病和及时有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脑梗死的治疗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治疗方法因人而异。
预防方法
控制血压 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是防止发生脑梗死的重要环节。血压过高常是发生脑出血的直接诱因,但血压过低也是发生脑梗死的诱因之一,因此不可在入睡前服用过量的降压药物。
控制血脂 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又一重要发病因素。除平时控制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外,血脂异常者应积极治疗。
降低血液黏度 血液黏度、血液浓度、血液聚集性和血液凝固性的异常增高或增强,也是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之一。对有高黏滞血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如平时多饮水、多运动、采用饮食疗法等。
积极治疗相关性疾病 积极有效地治疗诱发脑梗死的原发病,可以减少发生血栓的可能性,如动脉粥样硬化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糖尿病、脉管炎等。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应该尽早开始治疗。
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个体,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溶栓、取栓 早期溶栓、取栓,积极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脑部微循环,阻止脑梗死的进一步发展。
预防脑水肿 应用脱水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的药物,保持正常颅内压。
吸氧和保持气道畅通 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应给予氧气、气管插管等呼吸支持措施,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同时,维持血压、血糖稳定,预防急性期并发症。
恢复期治疗
这一阶段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阶段,主要是在患者的病情得到稳控的基础上,保持恢复期的治疗,继续进行脑功能的修复。
早期开始康复治疗 在病情稳定24小时~48小时就应该进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调整合适的剂量进行药物治疗。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促进恢复期治疗的核心任务,包括言语训练、认知训练、吞咽功能训练、偏瘫肢体康复等,通过长期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到最佳的身体和认知状态。
护理措施
体位 急性期卧床休息,意识障碍者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饮食 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有神志不清和吞咽障碍的患者应留置胃管。
合理用药 根据医嘱应用药物,并注意用药后的不适,关注牙龈有无出血、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做好基础护理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无渣屑,避免皮肤问题发生,避免感染。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康复训练 患者在患有脑梗死的过程中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问题。为了让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恢复,患者应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有针对性的按摩、理疗、推拿等。
做好心理疏导 脑梗死患者会面临心理问题,家属应该在其身边给予支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保持积极心态,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作者供职于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分院重症医学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