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护精神疾病患者

2023-05-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二版:天使之声 浏览:14175 次 【查看证书

□吕晶

   精神疾病是一种主要以行为表现异常及心理活动紊乱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诱发因素相对较多,常见的有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中,一部分患者是由于家族中存在精神疾病遗传因素导致的。患者受疾病影响,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意志、行为及情感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对正常的生活及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在疾病发生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但受疾病影响又存在服药依从性不高的情况。因此,如果家中有精神疾病患者,家人应给予有效陪伴。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
    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辨别有无发病前兆。常见的发病前兆包括睡眠异常、性格改变、注意力下降、社交能力下降及工作能力下降等,并且无明显诱因。一旦存在上述症状,家人应及时陪同患者前往专科医院就诊。
与患者加强沟通
    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家属应用恰当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引导患者主动诉说自身状态及不适感。家属要保持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不仅能够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还能够获得病情反馈、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信息。其间,患者会主动说出自己的状态和想法。如果患者存在焦虑心理,家属应给予正确引导。
掌握心理护理技巧
    家庭环境对于患者而言尤为重要,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关爱和帮助,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使患者的精神有所寄托,对家庭产生归属感。家属应爱护患者,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并协助其建立起生活的信心。有效的解释、疏导,可以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稳定病情,促进身体康复。
做好生活护理
    家属协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存在抽烟或者饮酒情况,应及时加以说明,并鼓励其戒除烟酒。在饮食方面,家属应督促患者养成按时就餐的习惯;日常饮食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食物为主,但应避免一次进食过多或进食生冷、刺激及辛辣性食物,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在睡眠方面,家属应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白天可适当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午休时间尽可能不要太长,睡觉之前避免喝功能性饮料、咖啡及浓茶等提神饮品。
鼓励患者进行人际交往
    适当参加人际交往活动,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身心状态。家属应结合医嘱引导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状态及疾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及娱乐项目,促使其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及促进身体康复。
    (作者供职于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