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哪个检查好

2023-05-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健康促进 浏览:14980 次 【查看证书

□石兰兰

   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有两种检查和诊断途径,即CT(计算机层析成像)及MRI(磁共振成像)检查。CT和MRI都是帮助医生做出诊断的好帮手。本着检查简单、便宜、无创的原则,不需要CT和MRI同时上阵,这就牵涉到如何选择的问题。
CT:切片看
    CT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体层检查。可以这么理解:它是X射线的升级版,X射线等于把人体压成一张薄薄的纸来观察,但是只有一个方向,CT就是把人“切成”一个个薄片,相当于多层的X射线扫描,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CT可以把人“切成”1厘米的薄片,也可以“切成”0.5厘米,切得越薄,精确度就越高。
MRI:摇一摇再看
    MRI是用一个强大的磁场让身体里的氢原子“先排好队再解散”。简单地说,就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一下里面的振动,通过计算机接收这期间的电磁波信号,给身体内部“画像”,从而为临床和研究提供科学的诊断结果。
如何选择CT、MRI
    一般不主张将腰椎CT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检查方式。CT的优势在于分辨腰椎椎体、椎弓根、关节突出等骨性组织的病变,并不能清楚地显示椎间盘或神经根等软组织的病变程度,甚至无法提示病变部位,如椎管内肿瘤等,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对于初次就诊的腰腿痛患者,不主张过于积极地做腰椎CT检查。
    针对病程长、症状典型,比如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感、肌肉萎缩等患者,一般建议做MRI检查,因为MRI对于椎间盘信号的显示非常好,能够显示椎间盘的突出及椎间盘突出的分型,能够很好地为临床提供对椎管及神经根的压迫关系,还能很好地观察椎间盘纤维裂隙或撕裂的征象,这一功能是CT无法替代的。另外,MRI也可以很好地检查腰椎椎体的结核和肿瘤,包括肿瘤的范围、大小、数量及结核对椎体破坏的程度、对神经脊髓受压的情况,周围软组织肿胀、水肿、局部脓肿的形成;可以诊断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有些轻微的腰椎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借助CT和X射线检线难以诊断,腰椎MRI可以明确地诊断,很好地显示出椎体水肿情况。MRI还可以诊断椎管内占位,比如椎管内的囊肿、神经的鞘膜瘤或神经纤维瘤。此外,MRI是利用核磁、磁场的原理成像的,对人体没有任何辐射,且对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成像效果较好。
MRI检查禁忌证
    MRI检查禁忌证包括体内植入电子耳蜗、神经刺激器等电子装置;带有心脏起搏器、人工金属心脏瓣膜的患者;妊娠3个月以内的孕妇;眼眶内存在磁性金属异物者;幽闭恐惧症患者;携带动脉瘤夹者;重度高热患者。
    (作者供职于河南宏力医院影像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