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知识
2023-05-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妇幼健康 浏览:10413 次 【查看证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知识
□孙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在孕36周内、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孕期更短或出生体重更低者,发生率可达60%~80%。那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和临床特征都有哪些,该如何治疗呢?
病变的原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于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性疾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是目前公认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根本原因,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视网膜发育得越不成熟,发病率越高。
吸氧的问题,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使婴儿对氧极为敏感,吸氧是否会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取决于需要浓度、吸氧时间和吸氧的方式、动脉氧分压的波动,以及对氧的敏感性。
基因和遗传的因素、贫血和输血可能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有关。
代谢性酸中毒是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反复的呼吸暂停、感染分压过低,也是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病变的症状
主要体征 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区。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有分界线。
其他体征 视网膜外纤维血管增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或白瞳症,通常为双眼发病。在附加病变中可见视网膜后极部和(或)虹膜血管扩张迁曲。即使使用散瞳剂,瞳孔也不易散大。
治疗方法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眼内注药 玻璃体腔注入药物,可以快速控制病情,使异常血管消退,眼内注药不会破坏眼球正常结构。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在检眼镜下对病变部位及视网膜无血管区进行激光光凝,控制病变发展。
巩膜环扎术 对于未累及黄斑的局部视网膜脱离,手术可以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牵引,还能促进视网膜复位,防止病变进一步加重。
玻璃体切割术 手术可以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的牵引和粘连,促进视网膜复位。
综上所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旦发生,进展很快,可以有效治疗的时间窗很窄,因此对37周以下的早产儿出生后,及时地进行检查。对于达到治疗标准的患儿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