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该如何科学护理
2023-04-2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九版:妇幼健康 浏览:8816 次 【查看证书】新生儿该如何科学护理
□黄秀丽
对于新生儿,“新手父母”没有任何经验,难免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照顾。那么,新生儿该如何护理呢?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在出生后2天~3天会出现黄疸,皮肤会发黄,一般在一周到半个月之内会自行消退。平时多晒太阳,多喂奶让新生儿多排尿排便。
如果黄疸偏高,就需要药物或者照射蓝光进行治疗。严重时会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新生儿喂养
新生儿在出生后半小时进行哺乳,有助于乳汁分泌。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母乳,出生后两个小时,就要喂奶粉,随后3小时~4小时喂一次,第一天每次15毫升,第二天每次30毫升,之后慢慢加量。母乳喂养要按需喂养,新生儿饿了会哭,妈妈也会跟着奶阵、奶涨,可以根据这些信号进行喂养。
新生儿吐奶
新生儿的胃是水平状,吃奶的时候容易吸入空气,因此会有吐奶情况。在吃完奶后竖抱起来,让新生儿的头部趴在家人的肩膀上,或者让新生儿坐在腿上,空心掌由下到上轻拍背部,直到新生儿打出嗝,可以防止吐奶。吃完奶要让新生儿侧躺,否则吐奶容易发生呛咳。
新生儿湿疹
湿疹一般情况都是过敏引起的,如奶中的蛋白质过敏,或者母乳喂养的妈妈饮食不当,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身上会长湿疹。首先,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海鲜等食物。其次,新生儿的身体要保持清洁,洗澡用清水就好,不要用沐浴露。最后,穿纯棉、透气、宽松的衣服,也可以涂抹一些保湿霜。
新生儿洗澡
频次 新生儿出生后不能马上洗澡,第一次洗澡时间要推迟到出生24小时后或至少6小时后。建议1岁以内的新生儿每周洗澡次数不要太多,洗澡太频繁反而会使皮肤变干,容易得湿疹。
水温 建议洗澡水温控制在36摄氏度~38摄氏度。在夏天,给孩子洗澡的水温相对更低,建议调节在32摄氏度~35摄氏度。而在冬天,则常常需要调节到38摄氏度以上。
保护髋关节
胎儿向新生儿过渡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比较高,髋关节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需要注意髋关节护理,避免新生儿髋关节包裹过度,下肢需要有自由外展的空间。
在传统的育儿经验中,给新生儿绑腿较为常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育儿习惯,严重时可能使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甚至导致残疾。
新生儿大小便
新生儿小便一天在6次以上正常,如果低于6次可能就是吃得不够。新生儿出生后在12小时内会排出胎便,是墨绿色。2天~4天排完,之后就是黄色稀便,一天拉3次~6次,当然也有更多次的,只要新生儿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睡,体重正常增长就没事。如果突然大便减少或变硬,可能是便秘了,可以给新生儿多喝点水,奶粉冲得稀一点。
脐带护理
新生儿后脐带要用碘伏消毒,每天2次~3次,保持肚脐部位清洁干燥,洗完澡要及时擦干。脐带在1周~2周会自行脱落。
新生儿体温
对新生儿来说,一般体温不超过37.5摄氏度就是正常的。由于新生儿包括大脑在内的脏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体温能力有限,稍裹多些,体温会升高,建议给新生儿包裹不要过厚。
(作者供职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母婴同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