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百合的药用价值
2023-04-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一版:临证 浏览:18439 次 【查看证书】
□叶晓滨
百合,又称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是一种被人们熟知的药食两用植物。在中国古代,百合就被视为一种珍贵的药材,具有味甘、微苦、寒的性质,主要归属于肺经、心经、胃经,具有安神定志、润肺止咳、清热解毒、补肾益精等功效。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百合的药用价值也进一步被发掘,广泛应用于治疗肺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安心定胆补虚损,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中医学中,安神定志,是指调节人的心理状态,增强精神力量,保持精神稳定;而补虚损,则是指滋补身体,增强体质,使身体达到平衡状态。百合作为一种中药材,正是具备了安心定胆补虚损的作用。
百合能安神定志,具有镇静安眠、减轻神经衰弱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遇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失眠多梦等问题。上述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将其称为“百合病”,被描述为“癫痫”“失眠”“癔症”,症状表现为神志恍惚,精神不定,食欲波动,经常沉默,坐立不安,口苦尿暗,舌体红、苔少,脉细弱等,这与现代医学中的抑郁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经典方剂百合地黄汤,具有滋补心肺、清热凉血的功效,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情绪障碍。因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情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等。同时,百合具有补肝肾虚损、滋阴补肾、润燥生津等功效。
百合能调节胃肠道功能,具有润肠通便、清热解毒等作用。在现代社会,不少人存在肠胃不适的问题,比如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百合具备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可以解决胃肠道出现的问题。在临床用药中,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突出症状对百合进行加减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百合并非万能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或疾病,不适宜运用。
综上所述,百合作为一种中药材,具备了安心定胆、补肝肾虚损、调节胃肠道功能、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调节免疫功能、防癌、抗癌、美容养颜等多种功效,对人体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适当食用百合,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作者供职于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