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流感
2023-04-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版:视界 浏览:11664 次 【查看证书】□何晓婷
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流感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摄氏度~40摄氏度,时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畏寒、寒战,多伴有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应带孩子赶紧送医:持续高热超过3天;伴有剧烈咳嗽,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出现抽搐、惊厥现象;严重呕吐、腹泻,并伴有脱水现象;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西医治疗流感
西医治疗流感主要采用口服奥司他韦的方法,患者发病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可取得显著疗效,能够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中医治疗流感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抗流感中成药及经典汤剂,在缓解流感症状、缩短病程及减轻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运用中医理论来分析,流感属于外感类疾病,其发热为外感发热,以六经辨证或者卫气营血辨证治疗为主。中医将流感分为轻症期、重症期和恢复期,分别进行辨证治疗。其间,患者既可单独使用中药,又可配合西药治疗。
常用中药方剂 比如风热犯卫型,治宜银翘散加减;风寒束表型,应用麻黄汤加味;表寒里热型,用大青龙汤加减;热毒袭肺型,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中医根据辨证结果,时常选用外治疗法,比如穴位贴敷、推拿、拔罐、刺络放血等。
熏洗 中医根据此次流感及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中药熏洗方案,通过中药熏洗双足,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脐灸 就是中药+艾灸,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脐为“百风总窍、五脏寒门”。通过脐灸,可达到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的作用。
小儿推拿 该法主要起到防治疾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放血疗法 通过对患儿耳部穴位进行针刺放血,从而刺激耳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放血可起到外泄、导热的作用。此外,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放血疗法可使白细胞总数量增加或降低,能够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刮痧疗法 该法针对高热不退的患者,采用督脉刮痧法。刮痧可以祛除热邪,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达到清热的目的。
注意事项
患者的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换;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应戴上口罩;经常开窗,保持房间干净、卫生、空气流通;随着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锻炼身体,做一些有氧运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外出回来、饭前便后应勤洗手。
如今,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中医特色疗法可起到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轻痛苦的作用,并且效果显著。
(作者供职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教社区卫生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