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不足的中医调理

2023-04-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十二版:杏林 浏览:19184 次 【查看证书

□韩祺斌

 

   心血不足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存在心血不足的情况。患了该病的患者,通常会因为调理困难而非常苦恼。其主要是因为心血不足在未经中医明确诊断前,或身体未出现相关症状之前很难被发现,极易被人们忽视。一旦疾病有所进展,出现各种典型症状后,患者要想摆脱疾病会十分困难。
   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心血不足的症状表现,同时列举几点中医调理的方法,希望能够使患者减轻心血不足带来的伤害。
症状表现
    心脏表现  如果发生心血不足,会直接导致患者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表现,如心悸、胸闷等。患者日常生活中如果使用平卧姿势,心悸、胸闷等症状会加重。
    皮肤变化  心血不足通常会对皮肤造成影响,其中皮肤黏膜的表现最为显著。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肤色暗沉、发黄、发暗,嘴唇颜色也会变淡,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手脚麻木的现象。
    睡眠异常  心血不足会使患者出现睡眠异常,有失眠、多梦、睡眠质量差、易惊醒等现象。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血不足使心失所养,从而导致心神不宁,影响正常睡眠。
    月经改变  女性发生心血不足时,月经会受到影响。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的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闭经。
    除上述症状外,心血不足患者还会有舌淡、脉弱等表现。
怎样调理
    调节饮食  食疗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果患者出现心血不足,日常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来改善症状,促使身体恢复健康。在日常饮食中,患者可以多摄入温补食物,其中当归、阿胶、熟地黄、桑椹、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食物,都比较适合心血不足患者食用。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食材。但食疗方法通常对偶发心血不足的患者效果较好,对于有明显心血不足症状的患者而言,需要通过口服中药进行调节,比如归脾丸等药物。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不可擅自用药。
    适当锻炼  许多心血不足的患者,通常是因缺乏运动导致的。因此在调理期间,患者需要增加运动量,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年轻患者每天可以通过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方式达到锻炼的目的。老年患者可以做一些强度较低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
    调节情志  很多心血不足患者的发病原因与不良心理有关。患者长期保持负面情绪,会影响肝脏的造血功能,导致心血不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心血不足患者要注重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病情加重。
    总而言之,心血不足不仅调理困难,还对身体的危害较大。因此,心血不足患者一定要重视起来,中医调理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供职于长葛市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