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治疗痛经

2023-03-2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临证 浏览:13734 次 


□徐文慧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伴腰骶酸痛,甚至剧痛晕厥,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及生活。痛经是临床常见病,亦称“经行腹痛”。痛经多见于月经初期,常伴有头晕、腰酸、恶心、腹泻等症状。痛经严重者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等。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初潮时即有下腹部疼痛史;继发性痛经是指月经初潮时无痛经症状,以后起病。
    原发性痛经除了与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痛阈较低等因素关系密切外,常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宫颈狭窄及内分泌失调;继发性痛经多有内生殖器官病变,住往由于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移位等引起。
    中医认为,痛经多与外感风寒、内伤七情、气滞血瘀、寒湿凝滞不通则痛或因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胞脉失养不荣则痛有关。分为虚寒型、实热型,气血瘀滞型。
    临床上常采用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且取得较好疗效。
什么是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法是耳穴疗法的一种方法,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绿豆、小米、磁珠等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痛经的取穴
    主穴:内生殖器耳穴、盆腔耳穴、腹耳穴、神门穴、内分泌耳穴、皮质下耳穴等。
    辨证取穴:气滞血瘀加肝耳穴、焦耳穴、交感耳穴;寒湿凝滞加交感耳穴、艇中耳穴;气血虚弱加心耳穴、脾耳穴、胃耳穴;肝肾亏虚加肝耳穴、肾耳穴等。
操作方法
    1.用棉签蘸取少量医用酒精将耳朵各部位清理干净,避开耳洞,待干。
    2.取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贴,贴于耳朵相应穴位上,按压耳豆出现酸麻胀痛得气的感觉即可。
    3.每天轻柔重压5次以上,每次每个穴位按压1分钟,直至耳朵发热为止。
    4.在贴耳穴期间,避免王不留行籽脱落于耳洞之中。
    5.一般耳穴压豆贴够3天~5天,即可去掉。
    耳穴贴压,由轻到重、按压各穴3分钟~5分钟,一般痛经会立即缓解。
    如果每个月经期正常,则可于月经来潮前、后1个星期各治疗1次,连续治疗2个月~3个月的月经周期。治疗时要向患者解释月经的生理现象,消除经前期、行经期的紧张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疗效。
痛经的治疗原则
    1.病位在子宫、冲任,变化在气血,根据“不通则痛”的原理,以调理冲任,补气益血、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治疗时必须“辨证求因”及“审因论治”。
    2.掌握治疗时机,从经前1周至经行停止。
    3.注意经期卫生、劳逸结合,避免剧烈活动和精神刺激。
    4.耳穴治疗对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不仅能镇痛,对内分泌功能的调整和月经周期调节也有作用,但要彻底治愈需要连续治疗2个月~4个月。
    5.对继发性痛经,只能缓解症状,需要将引起痛经的疾病治疗好以后,才能治愈痛经。
    6.习惯性便秘者,便秘可同步调理。
生活调摄
    1.注意保暖,女性来月经时可以用暖水袋或增添衣物;夏天空调房间里的温度不要过低;沐浴后要将身上的水擦拭干净后,再穿衣服,尤其是在来月经的时候,要避免受到寒邪侵袭。
    2.禁食生冷寒凉之品,尤其是月经期。女性在经期或经期前后,宜多喝温开水,宜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睡前可以服用热牛奶、蜂蜜。
    3.调节情志,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女性在经期应保持心情舒畅,听轻音乐,休息等,尽量消除紧张、烦闷、恐惧的心理,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
    4.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松弛肌肉。尤其是体质虚弱者,在利用饮食改善营养的同时,可以配合做一些轻度运动,比如散步等。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