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产妇的护理技巧
2023-03-1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天使之声 浏览:16982 次 【查看证书】□朱新如
自然分娩后,产妇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出现较大的改变,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为了更好地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必须加强产后相关保健知识的宣教,做好产后保健工作,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妇的多种异常情况,帮助产妇在短期内康复。
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产妇产后回到病房,医务人员需要立即监测其生命体征,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会阴部是否有水肿和缝合、疼痛程度等情况。产妇自然分娩后2小时,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并进行完整记录。产后大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4小时内,尤其在产后2小时内,护士应注意观察产妇,判断是否有产后大出血征兆。
大小便是否通畅 鼓励产妇在产后2小时~4小时内多饮温热的水,尽早自解小便,如果不能自主排尿,可以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打开水龙头听流水声音等方法。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超过6小时仍然不能自行排尿,要告知医务人员,必要时放置导尿管。自然分娩后,产妇需要保持大便畅通,建议尽早下床活动,以增加胃肠道蠕动,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水果和蔬菜,预防便秘。
饮食护理 产后前几天,产妇要注意饮食,因为身体疲劳,消化功能会有所下降,所以产妇要多吃一些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铁质的食品,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会阴部护理 产妇在分娩时,会阴部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会阴部伤口没有做好护理,就容易造成感染,导致伤口愈合不良,从而影响以后的生活。产妇要保持外阴部清洁,及时更换卫生垫和内裤,用清水冲洗,并用干净的医用棉片擦拭外阴部。对于会阴侧切的产妇,尽量保持健侧卧位,这样可以降低产后恶露侵及伤口,有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乳房护理 乳房要在清洁的基础上保持干燥,有奶渍时及时擦拭。产后30分钟内,产妇要做好早吸吮准备,乳头、乳晕要用温水毛巾清洗;哺乳期间佩戴适当的棉质文胸,乳头干燥时,可以在哺乳之前做3分钟~5分钟的湿热敷,同时挤出一些乳汁,容易被宝宝吮吸;哺乳后,可以用鱼肝油涂抹在乳头上,起到护理乳房的作用。
心理护理 一些女性在产后会出现烦躁、易怒、情绪低落等症状。一方面,要依靠产妇自己调整心态;另一方面,需要家属多给予产妇关怀,让其在分娩后获得心理上的慰藉,从而促进身体康复;家属需要多从产妇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以理解、尊重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产妇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总之,产妇在生完孩子后,要注意身体护理,在身体康复的同时。家属也要注意产妇的心理、精神的变化,并适时进行调节。
(作者供职于驻马店市中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