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星如
消化道异物是指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且未及时排出而滞留的各类异物。
儿童对世界及自己的身体非常好奇。近年来,儿童消化道异物较为常见,如硬币、电池、磁性异物、毛发、塑料笔帽、玩具、电动牙刷头、大头针、枣核、鸡骨头、螺丝钉等。对于金属性异物,可以通过X线腹部平片显示其是否存在,以及大致位置,但并不能判定其确切位置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于非金属性异物,则无法通过X线检查显示,此时常常需要超声辅助检查。
超声表现
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吞食异物,还可以准确检查异物的数量,定位异物在体内的具体位置。如果是尖锐的异物,超声检查可以判断出异物是否刺破肠壁;如果是较大的异物,超声检查可以检查出是否因异物阻塞肠道而引起肠梗阻,为下一步取出异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胃内异物超声检查重点在剑下及左肋弓下扫查,若患儿胃内气体较多,可适量饮水,右侧卧位观察,同时可观察相邻肝边缘、胰腺边缘情况。在胰头内侧观察十二指肠降段,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观察十二指肠水平部至空肠曲。回盲部及末段回肠于右下腹扫查,升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分别在两侧腹部及盆腔观察。
检查肠道内异物时,有时患儿宿便过多,可先进行灌肠通便;若患儿发生肠梗阻,可沿肠管走形观察。
消化道异物,超声声像图多呈明亮强回声,部分异物呈低回声,结石强回声后方可见声影,通过异物的纵、横断面,可判断异物大致形态。异物游离到肠外的腹腔内时,则形成边界较清晰、回声均匀的低回声包块,中心可见明亮强回声。低回声包块内可探及血流信号,这时不要误认为是肿瘤。同时观察与周围肠管间有无包裹积液、积气,肝前有无游离积气等。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异物的具体位置、黏膜损伤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弥补了X线检查的不足。
注意事项
禁食时间 凡进行胃肠道检查的患儿,需要空腹检查(新生儿最好禁食3小时~5小时,白开水及药物除外)。
排便留尿 检查时,患儿需要排清大便,使膀胱适当充盈后,再进行检查。
情绪稳定 一般情况下,患儿在安静状态下检查最佳,若患儿情绪不稳定,最好进行安抚后再检查。
钡剂影响 避免钡剂对超声检查造成影响,一般安排在X线钡剂造影前或胃镜检查前,已行钡剂造影者应待钡剂完全排出后(最好3天后),再进行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时,医生不仅需要从多角度、多切面连续扫查,还应熟悉各种异物的声像图特征,将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从而使异物性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
检查意义
消化道异物是儿科腹部急症之一,摄入异物者以幼儿多见,较小且光滑的异物可经消化道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但较大或尖锐的异物常不能通过消化道的狭窄部位,可能会造成患儿消化道黏膜损伤,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异物滞留时间过长,会造成患儿预后差,故需要尽早对异物位置、周围消化道及脏器造成损伤的情况做出准确诊断,才能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作者供职于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