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的居家护理
2023-03-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天使之声 浏览:14267 次 【查看证书】
□林 晴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在我国具有感染率高、流行广泛的特点。乙肝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如不积极治疗,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一定要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并且做好日常护理。那么,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患者,该如何居家护理呢?
不要熬夜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非常重要。患者要尽量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尤其在日常活动后不觉得累,且精神饱满,一般来说就达到了充足休息的状态。
合理膳食 在日常膳食方面,患者首先要保证营养充足,其次要注意饮食清淡和食品卫生。除此之外,避免食用烟熏、油炸、辛辣等食物。乙肝患者一定要戒酒,因为酒精及其代谢物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不仅会使病情加重,还可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适当运动 处于稳定期的乙肝患者,可以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跳舒缓的舞蹈等,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但是,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尽量休息,避免运动。
注重卫生 由于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所以患者要注重防护,避免传染给家人及身边人。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身体出血时如果需要别人帮助,应提醒他人戴上手套,避免感染疾病。
慎用药物 由于肝脏是代谢器官,在代谢药物过程中时常会产生一些毒性物质,从而损伤肝脏,造成药物性肝炎,会加重病情。因此,乙肝患者,尤其是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变换药物,也不可盲目改变剂量。在服药过程中,患者要遵照医嘱定期复查。
乙肝治疗固然重要,预防更为关键。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可从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和管理传染源3个方面做起。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做好接种疫苗和切断传播途径等,就能够避免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早些年比较多,近年来,由于管理部门加强了对血液制品的管理及要求严格消毒,所以目前血液传播率已经大大降低了。不过,仍然要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和物品,比如剃须刀、牙刷及针筒等。性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感染概率。母婴传播也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但可以有效阻断,目前,临床控制率达到95%以上。因此,要做好孕前及孕期的检查,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积极抑制病毒,在分娩时做好阻断就可以避免母婴传播。
对于乙肝,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虽然只能通过抗病毒药物治疗,控制疾病发展,但是只要积极进行规范治疗,乙肝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也可以达到正常人的寿命。因此,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不必过于悲观与焦虑,更应保持乐观、豁达、积极的心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供职于夏邑县人民医院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