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胸口出现“大坑” 医生妙手“填平”

2023-02-1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2版:综合新闻 浏览:9440 次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常 琦  于炎术

   “薛主任,您看我胸前这个坑咋解决?”近期,四处求医的患者白先生慕名找到河南省胸科医院胸外三病区副主任医师薛明强。
    30年前,白先生在当地医院被查出食管癌并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又接受了多周期放疗,这30年间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的迹象。5年前,白先生被查出心脏瓣膜病(多瓣膜中重度关闭不全),长期的药物治疗让他严重营养不良。
    半年前,白先生胸前出现一个脓包,并且不断变大,随后破溃流脓,检查结果显示病变已破坏胸骨。当地医院为他清除了部分胸骨坏死病灶,但没有进行填补缝合,导致其胸口出现了“大坑”。
    薛明强接诊后认为,患者既往有肿瘤病史,不能完全排除肿瘤可能;对其进行活检取样、细菌培养、3次病理检验后排除了肿瘤复发转移和细菌感染的可能,最终确定是放疗导致的骨坏死——放射性骨髓炎。
    原因找到了,接下来是如何处理患者胸前的“大坑”。经过周密准备,薛明强决定为其实施胸大肌肌瓣移植或臀大肌肌瓣移植。术中,薛明强为患者充分清理坏死的骨头及感染组织后,游离双侧胸大肌肌瓣,并进行填塞,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的手术切口久不愈合。患者的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本来完好的下段胸骨又出现了新的坏死,以致切口难以愈合。薛明强决定为患者进行远期二次手术。
    5个月后,患者再次迎来手术时间窗。这5个月里,患者加强营养,提高身体免疫力。薛明强带领助手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并与心血管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最终确定手术方案:彻底切除胸骨下段,保留双侧肋软骨,有效保护患者双侧胸廓内动脉;将右侧腹直肌充分游离、截断后,翻转、填塞于原胸骨下段空缺处,裸露部分胸大肌做观察窗。手术成功。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经康复出院,并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