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一把草” 用活“一根针”

2023-02-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中医要闻 浏览:16593 次 

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孙永明  文/图

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国粹。近年来,淮滨县芦集乡卫生院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理念,丰富中医药服务内涵,高标准规划,建成了集理疗、康复等于一体的中医馆——芦集乡卫生院国医堂。
在国家和省、市、县对中医药事业大力支持的有利环境下,芦集乡卫生院顺势而为,在“一把草、一根针”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去年,该院中医药类收入占比达到34.13%,中医年门诊人次占该院年门诊总人次的60%左右;该院国医堂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示范中医馆”“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健全中医科室
发挥品牌效应
芦集乡卫生院国医堂为独立诊区,业务用房面积1600平方米,内设中医病房床位30张、诊室7间、中医大讲堂1间、理疗室7间、中药房2间、中药标本室1间等,设计装修均采用传统文化风格,古色古香的环境给患者就医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配备了5台全自动智能化煎药机,充分满足广大患者及疫情期间重点人群的中药汤剂需求;现有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8人,执业护士4人,执业中药师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1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国医堂科室诊疗特色突出,涵盖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在中医脾胃病、脑病、妇科病、皮肤病等各种急慢性疾病诊治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吸引了当地及周边县(市、区)乃至省外患者前来就诊。
作为国医大师传承人,芦集乡卫生院院长章新成坚持每天坐诊,勤求古训,善用经方,对于顽固性失眠、焦虑症、抑郁症、肿瘤晚期、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疑难杂症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
每逢夏季,国医堂顺应季节变化,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服务,为众多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虚寒性疾病患者解除病痛。理疗科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可开展针刺、艾灸、推拿、刮痧、拔罐、埋线等理疗项目,针对脑血管后遗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炎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国医堂还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家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一系列养生、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在全县范围内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
弘扬中医药文化
打造靓丽名片
芦集乡卫生院本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让更多的老百姓“信中医、用中医”。
2月5日,记者走进国医堂,看到一尊庄严肃穆的张仲景石像矗立在广场中央,过往行人及患者或驻足瞻仰“医圣”风采,或俯首观其生平事迹,无不流露出尊敬之情。
进入国医堂大厅,浓厚馥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处处彰显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古朴典雅的装修风格给人以舒适的体验。大厅醒目位置摆放着“药圣”李时珍雕像,四周墙面及科室内部分别张贴着历代名医、中医名言、养生保健等中医药知识,从不同角度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专门设置中药标本室(如上图),展示常见中药材饮片200余种,以及原生中药材植物浸制标本50余种,成为宣传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
芦集乡卫生院还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栽种牡丹、菊花、金银花、芍药、麦冬等十几种中药草本植物,并配有标识牌,介绍其性能、功效及应用,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百草园”,让更多人在赏花看景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医药知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向全县提供中药预防汤剂20余万袋;选派专家,为确诊病例等进行“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开具出“一人一方”。
芦集乡卫生院将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