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方法

2023-01-0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健康促进 浏览:9852 次 【查看证书

□赵晓冲

 

   目前,天气寒冷,你如果发现自己的下肢有发冷、小腿发酸及运动后走路疼痛,需要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等现象,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会面临截肢的风险。相关统计结果显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而且越来越年轻化;介入治疗是常用的手术方式。那么,介入治疗有哪些特点呢?
什么是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又称腔内治疗,这种手术方式需要在皮腔血管内成形或放入手术支架,主要方法包括在人体表面没有病变的动脉血管通过穿刺扎一个能够插入一些导丝或者导管的小孔,然后慢慢移动导丝或者导管到达病变血管,使用球囊将狭窄的血管撑开,促使血流畅通;病情严重者,可放入支架。
球囊扩张
    球囊扩张(POBA)是介入治疗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优点是操作较为简单、创伤面积小、医疗成本低;缺点是无法保证病变处恢复功能,容易形成血流限制性夹层。近年来,临床上引入了“递增性扩张”和“低压聚焦扩张”的方式,以优化POBA治疗。我们知道,任何一种POBA治疗的球囊,在扩张病变血管时都是缓慢变大、释压,将扩张时间延长可以有效帮助球囊发挥扩张效果。
支架植入
    镍钛金属裸支架是最早出现的动脉支架,有效弥补了POBA的不足,与POBA结合治疗可以实现“1+1>2”的效果。但是,下肢动脉的动作幅度较大,非常复杂,支架除了会对支撑段血管产生影响,还会因为压迫、挤压、旋转等力量对周围血管产生影响。这就对支架的支撑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需要有一定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随着支架材质的逐步完善、缓慢外扩张力的引入,大大优化了支架的通畅程度。医生通过缓慢扩张的方式,减少了对血管壁的刺激,也避免了内膜增生。此外,还有覆膜支架、血管仿生支架等。这些支架都有优缺点,只适用于一些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为此,医生应根据病变部位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支架。
结论
    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恢复效果和治疗风险来看,介入治疗对大多数患者可以恢复其行走功能。相对于以前的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只在血管上穿刺一个小孔,有创面小、感染风险低的特点,而且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血管疾病的局部表现,在治疗前,一定要筛查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现象,方可对症治疗,灵活用药,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作者供职于巩义阳光医院周围血管外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