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走上致富路

2023-01-0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基层视角 浏览:16284 次 

本报记者 乔晓娜  通讯员 李宗豪  张 鑫

   “通过驻村帮扶队员的宣传和引导,我觉得种菊花是一个不错的项目,投入小、收益快,并且能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可为乡亲们提供一条挣钱的门路。”在南阳市社旗县唐庄乡岗李庄村菊花种植基地,一片片金黄色映入眼帘,几十亩(1亩=666.67平方米)亳菊芳香四溢,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一边忙着采摘菊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边开心地说。菊花种植领头人闫玉新说,从前期小面积试种亳菊情况来看,不管是土壤还是气候,都比较适合亳菊生长,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后续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据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法规科科长、岗李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周逸介绍,岗李庄村位于唐庄乡政府东南方向6公里,管辖大王庄、岗李庄、赵和庄3个自然村,可耕地达2048亩。该村主要产业以种植传统经济作物花生、小麦、玉米为主。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与岗李庄村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先后派出5名驻村第一书记,13名驻村帮扶队员开展帮扶工作,一任接着一任干。驻村工作队员与村干部通过沟通,挨家挨户随访,听取村民的建议和愿望;帮助脱贫群众找出路、增收入,完成多项繁重任务,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帮扶产业项目的发展拓宽了村民就业的门路,村民逐渐对菊花、食用菌、草类种植及牛羊养殖等新型的种养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
    “新引进的亳菊种植项目,村民种了20余亩。其间,通过种植、采摘亳菊,又带动了2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周逸说,“岗李庄村因地制宜探索种养产业的发展渠道,主要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种养产业,现已形成了多元产业遍地开花的种养产业体系。香菇种植由去年的5万袋发展到今年的10余万袋,带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就近务工,每人年收入增加5000元;依托益民合作社,发展农户养殖,现有肉牛50余头、羊1000余只,养殖户人均增收4000余元。”
    “每天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真好啊!”60多岁的村民张某说,由于自己上了年纪,不想出门打工,选择在家门口采摘菊花、蘑菇,一天收入100元,感到幸福满满。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村民才能稳定增收。自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周逸秉持“稳产业、促振兴”的工作思路,把发展壮大“种养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带领驻村帮扶队员,引导村委负责人从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的实际村情出发,让种养产业经济步入“快车道”。
    在帮扶期间,周逸将岗李庄村的实际困难向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负责人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拨付项目资金84万元,成立了河南久念食品有限公司,建设了帮扶车间2个,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3万元,并修通帮扶车间周边道路1000米;多方筹资,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为岗李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修建道路1100米,新建大棚4座,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建成了“岗李庄食用菌产业振兴示范点”,新建大棚6个、冷库1座;投资30万元改善人居环境,现已形成了“全年见绿、三季有花、处处有景”的人居环境,村民的幸福感不断提高。
    “亳菊因生长周期短、易采摘、易成活、易管理、药用价值高、收入可观受到村民的喜爱,美丽的菊花已成为当地农户眼中的‘致富花’。”周逸说,“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与村干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岗李庄村的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种植、养殖产业发展,除了利用好农村闲散劳动力,特别是60岁以上、尚有劳动能力的群体,促使其就近就业;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寻找类似菊花这种深受村民欢迎的中药产业,探索种植、养殖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定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