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用药须辨证

2022-12-2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九版:临证 浏览:10159 次 


□王立忠

   痹证是指人体的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导致气血、经络被病邪闭阻而引起筋骨、肌肤、关节等麻木重着肿胀、屈伸不利、疼痛的一类疾病。
    痹证在治疗上根据发病特征,分为风邪偏胜、寒邪偏胜、肝肾两虚夹寒湿、热邪偏胜等类型。
    现代医学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均属于痹证范畴。笔者认为,对痹证进行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遣方用药是关键,掌握药物的特点,灵活地加以配伍,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用药精当,往往收到奇效。
风邪偏胜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以腕、肘、膝、踝等关节为多见,甚至会有关节屈伸不利;或见寒热表证,舌苔薄白,脉浮缓。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用防风汤:茯苓15克,防风、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桂枝、甘草各6克,生姜3片为引。
    方中秦艽、防风祛风除湿;当归和营养血,补中有调;茯苓淡渗利湿;羌活、桂枝祛风解表、散寒解肌;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宣痹之功效。
    加减:上肢疼痛者,加桑枝、姜黄祛风湿、利关节、活瘀通络;下肢疼痛,加川牛膝、独活、木瓜补肾、祛湿、通络;伴有腰痛者,加狗脊、续断、桑寄生、巴戟天补肾强腰、祛风除湿;关节屈伸不利者,加伸筋草、络石藤舒筋活络。
    防风汤有麻黄、葛根,麻黄宣肺气以开毛窍,葛根解肌以通腠理,治行痹可谓合拍。
寒邪偏胜
    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较剧烈,痛有定处,得热则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痛处不红不肿,舌质淡,苔滑白,脉沉细或弦紧。
    方用自拟乌桂麻辛汤: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白芷、麻黄各6克,黄芪20克,桂枝10克,炒白芍药15克,细辛、甘草各5克。
    方中制川乌、制草乌大辛大热,温经散寒止痹痛;麻黄、桂枝、细辛、白芷解表散寒,温通经脉,祛风止痛;黄芪、炒白芍药补气养血,扶正祛邪;甘草甘以缓急,解制川乌、制草乌之毒。全方旨在祛寒邪、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以止痹痛。
    加减:若有形寒肢冷,多为阳虚感寒,加羌活、防风、狗脊、肉桂,以温阳散寒;若寒湿阻闭经络,症状有痛处不移,屈伸不利,加秦艽、防己、海桐皮,以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肝肾两虚夹寒湿
    症状:腰膝重痛,迁延不愈,四肢关节屈伸不利,或畏寒,下肢无力,筋骨挛急,舌淡,苔薄白而腻,脉沉细。
    方选《千金要方》中的独活寄生汤:桑寄生、独活、杜仲、牛膝各15克,防风、当归、秦艽各10克,川芎、肉桂各9克,白芍药、熟地黄、党参、茯苓各12克,甘草6克。
    方中熟地黄、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当归、川芎、白芍药和营养血;党参、茯苓、甘草扶脾益气;肉桂温通血脉,鼓舞气血运行;独活入肾经,搜风蠲痹、祛邪;秦艽、防风祛风邪、行肌表,且能祛湿。此方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的痹证常用方。在临床上,医生可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应用,治疗慢性四肢关节疼痛,多获良效。
    加减:若关节屈伸不利,加伸筋草、络石藤,以舒筋活络;疼痛重着者,加苍术、黄柏、生薏苡仁、威灵仙,以健脾燥湿、散寒通络止痛。
热邪偏胜
    症状:关节灼热红肿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动则疼痛加剧,可发生于一个或多个关节,甚至兼有发热、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症状。
   方选自拟二藤桑蚕汤:忍冬藤、络石藤、桑枝、生薏苡仁、滑石各30克,萆薢、丝瓜络各15克,防己、知母、蚕沙、赤芍药各10克,甘草5克。
    方中忍冬藤、防己、络石藤祛风通络,清热利水,消肿止痛;桑枝祛风湿,利关节;赤芍药、生薏苡仁、滑石、萆薢、丝瓜络、知母、蚕沙清热化湿,活血通络;佐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具有清热化湿、通络消肿、止痹痛之功效。
    加减:若热盛,加栀子、连翘、生石膏以助清热散结消肿之力;若湿盛,加土茯苓、苍术、黄柏、木瓜以助祛湿之力;若疼痛剧烈,加姜黄、制乳香、制没药以行气活瘀止痛。
    总之,根据痹证的发病特点,可灵活加减药味及增减剂量,既不失其原则,又符合病情,充分体现了治疗痹证时辨证用药的精妙,方为至善。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