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特点

2022-12-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六版:视界 浏览:18486 次 

□闫京涛

   灸法古称“灸焫”,又称艾灸,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外治法之一,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及防病保健的功效。《黄帝内经》提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治疗法则。《医学入门》中有“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的文字说明。由此可见,灸法在古代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艾灸可提高肿瘤患者的身体免疫功能,从而对肿瘤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艾灸治疗肿瘤非常重视穴位的选取。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不仅是疾病的反应点,还是疾病的治疗点。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位置。中医理论认为,“腧穴所在,主治所及”。腧穴具有近治的作用,腧穴与其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可沟通内外,通过腧穴调和脏腑、协调阴阳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二是经络。“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腧穴具有远治的作用,腧穴是人体经络循行路线上气血的聚集点,通过刺激特定腧穴,可以激发所在经脉的经气,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对于选取穴位和肿瘤局部灸疗,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方法。选穴特点有两个方面:整体兼顾,辨证施治,以远部取穴,经验穴为主;以肿块邻近部位或肿块局部取穴为主。
    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息息相关,艾灸对肿瘤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因子产生相应的影响。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艾灸疗法能提高身体细胞、体液的免疫功能,并促进细胞因子释放,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起到有益作用。
    肿瘤患者可以接受艾灸治疗,艾灸对于肿瘤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只依靠艾灸来治疗肿瘤,不科学也不现实。
    灸法也可在艾绒中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以加强治疗作用。该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主的疾病尤为适宜,也可用于体质虚寒者的预防保健。因其制成的形式及运用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等。笔者所在科室开展了隔姜灸、砭石灸、雷火灸、任督灸等,就其在肿瘤中的治疗优势及应用体会,笔者进行了分析、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灸法可改善癌性疲乏。中晚期癌症患者因久病正虚,或经手术、放化疗等伤及正气,正气不足,气血亏虚,四肢失养,出现乏力等症状。雷火灸施灸于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穴位,督灸作用于整个督脉以温补一身阳气,可起到益气扶正、补益气血的作用,可改善肿瘤患者的乏力等症状。
    灸法可防治化疗后胃肠道反应。中医认为,化疗药物作为一种药毒,属于外来邪气,进入人体后,或热毒伤阴耗气,或苦寒伤阳败胃,终可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艾灸内关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可以起到和胃止吐的作用。
    灸法可防治放化疗导致骨髓抑制。中医学认为,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属于“虚劳”“血劳”“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范畴,其病因是由身体受化学药物或放射线毒邪损伤气血,伤及肝肾导致气血亏虚。任督灸、砭石灸、雷火灸,宜选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补益穴,可健脾补肾,补益气血,从而改善气血亏虚引起的症状。
    灸法可改善癌性疼痛。癌性疼痛,中医认为多因气血亏虚、阳虚寒凝、血行瘀滞而出现“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现象。灸法有温经通阳、散寒止痛的功效,故能防治癌性疼痛,对于寒凝所致的癌痛效果更优。
    灸法可防治腹痛、腹泻。有一些患者化疗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多因化疗药苦寒损伤脾胃,清浊不分,清气不升,与浊气下降所致,故出现腹痛、腹泻等现象。隔姜灸、雷火灸穴宜选足三里穴、关元穴等,可温中散寒、止痛止泻。有时,单独灸神阙穴,就可起到固肠、止泻的效果。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