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健康风帆 驭生命之舟——杞县人民医院改革发展纪实
2022-09-17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特别报道 浏览:18293 次扬健康风帆 驭生命之舟
——杞县人民医院改革发展纪实
通讯员 付星星 文/图
通过国家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中国基层胸痛中心”成员单位,获批市级脑卒中防治中心,率先开展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更换术……这是一份属于奋斗者的“成绩单”,荣誉的背后,是杞县人民医院破浪前行的铿锵足迹。
党建领航 凝聚奋进力量
党建强,医院兴。杞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建工作与医院改革相结合、与业务发展相结合、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努力创建学习型医院和服务型医院,进一步夯实医院党建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建设作为“铸魂”工程和强基固本之策,始终坚持政治统领、严格落实党的各项制度,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有力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完善硬件设施 开启发展“加速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所现代化的医院,硬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杞县人民医院面对机遇和挑战,不断超越,在设施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医疗质量、绩效改革、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不懈努力,使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注重人才培养 引来强院“金凤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才就是一个医院发展的根基和“源头活水”,只有注重人才引进培养,引来“活水”和“金凤凰”,才能真正实现医院的强大兴盛。
长期以来,杞县人民医院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走出去、引进来,有计划地培养了一支专业的急危重症学科队伍,包括制定相应的医师、护士培训目标,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等,开展院前急救建设。通过对医院资源的整合及共享,杞县人民医院全面培养初、中级职称人才重症救治水平,形成明显的学科优势,使人才梯队和技术后备力量更趋合理;将建设成以“危重病救治和多脏器支持替代治疗”为特色的一流学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口腔医院委派一名正畸专业博士到杞县人民医院坐诊指导教学,每周两次为该院口腔科人员培训,并现场临床教学。开封市中心医院委派9名主治医师到杞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指导教学,承担门诊患者诊疗871人次,承担住院患者诊疗1161人次,开展疑难病例讨论55人次,指导或开展手术台次121次,开展教学讲座49次,开展教学培训110次,开展教学查房30次,开展远程诊疗157次。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委派6名主治医师到杞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普外科、全科医学科、消化内科、ICU(重症监护病房)、影像科指导教学、开展学术讲座70次,服务门、急诊患者1506人次,服务住院患者1326人次,开展手术398次,开展新项目、新技术6项,疑难病例讨论72次。
杞县人民医院积极开展对口帮扶、“等额对调”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该院派14名骨干医师分别到竹林乡卫生院、板木乡卫生院、平城乡卫生院、官庄乡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免费培训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开展眼科、骨科、儿科、心血管内科、康复科、外科等科室帮扶,全年共诊治1118人次,开展各类培训15次。
上联下通 构建紧密型医共体
曾几何时,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人们对县级医院的印象,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县级医院不想多投入,而是医疗资源在县级难以汇集。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提升县级医疗水平,进一步优化县域卫生资源配置,杞县积极构建紧密型医共体。
建设“智慧医院” 持续提升就诊体验
“以前人工挂号等待时间很长,拿检查结果还要排队,费时又费神,现在通过微信扫码就能挂号,在手机上就能查到检查结果,真是省心又省力!”患者刘先生到杞县人民医院就医,在医务人员的引导下完成了在手机上自主挂号,他为医院智慧医疗的高效便捷点赞。刘先生能享受到精准、优化、即时的智能医疗服务,得益于“智慧医院”建设带来的便利。
杞县人民医院启动了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了检验系统、数据集成平台、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建设;完成了新硬件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新老硬件平台的统一管理;加强网上门诊预约诊疗,新增支付宝预约挂号方式,2022年该院申请了四级电子病历应用评审,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的就诊体验。
“‘把医院建在百姓心中’是杞县人民医院的办院方针。杞县人民医院坚持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为着力点,积极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杞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霞说,新征程上,医院将继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贯彻到各项工作中,把就医实惠留给群众。
杞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霞
专家会诊
支援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