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是一面旗帜

2022-08-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卫生文化 浏览:13110 次 

好家风是一面旗帜
□寇利晓

 

   以家庭为单位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构成社会稳定发展的要素之一。
    在家庭里,人员世代绵延轮替,基因代代传承。长辈不仅给予晚辈生命和生存的技能,而且在人生长河中把各自独有的家庭文化基因灌输和影响着一代代家庭成员。这种包含了内容和方式的文化综合体,在家庭里就叫家风。比如,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民族,这里所说的勤劳、善良是华夏文明的标志之一,而勤劳、善良这种品质不正是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里的祖辈、父辈们的真实写照吗?祖辈、父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我们会讲给子孙听,并希望他们也成为那样的人。
    民族文明可以涵盖一个个家庭的家风,但不能完全替代,一个家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家风也更能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尽管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经过千百年的演化,那些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大多数人认可接受的,我们称之为好的家风;反之,我们称之为差的家风。好的家风,在稚子幼童启蒙时便是心灵的道德营养液,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有利于为社会培养输送高品质的人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也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贡献。而差的家风,就是家庭成员人生起步时思想上浇灌的毒汁,会在以后开出恶之花,结出恶之果。
    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家风都是在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和言传身教中不断发展、完善、传承的,也有很多家庭或家族为了能使自己后辈成员做得更好,便以文字的方式写成家训。因此,家训是辅助家风良好传承的有效手段,同时,也为好的家风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比如我曾经读过的《朱子家训》,虽然时间过去了几百年,但是放在今天的社会发展阶段来看,仍然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前半句是说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是来之不易的,这和我们当前提倡的节约粮食、“光盘行动”是完全一致的;后半句是说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多少物质能源和多少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这又和我们当前提倡的节约资源、反对浪费完全契合。
    我出生成长的家庭和结婚后的新家庭都是最普通的家庭。从我记事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便教育我要尊敬长辈、爱护弟妹;上学之后,他们告诉我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上要努力钻研、勤奋刻苦;参加工作时,父母告诉我要遵守纪律、团结同事、任劳任怨,抱着吃亏是福的态度多干活;结婚成家时,父母又要求我孝敬公公婆婆、夫妻和睦,要全身心融入新家庭……而正是这些人生不同的阶段,看似家庭成员间不经意的交流、谈话,使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稚子在淳朴家风的影响下,逐渐学会了在人生不同阶段为人处事的方法。
    我结婚后很快融入了新的家庭,公公婆婆一大家子的人都对我很亲切、友好,更不存在“婆媳矛盾”这样的难题;我也用爱护自家弟妹的同理心对待丈夫家的兄弟姐妹,他们有什么事也都乐于同我交流沟通。每次回去看望丈夫家年近百岁的外婆,她总是拉着我嘘寒问暖,分别时依依不舍;公公婆婆都是本分的农民,他们上敬老人,下护子女,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勤勤恳恳经营着一个家。丈夫家的二叔三叔都是20世纪60年代考学出去上班的公职人员,他们每次见到我总是给我说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改变命运之类的话,希望我们的晚辈把这种理念一代代传承下去……我在这个新的家庭里吸收到了不一样的营养,这种营养不断滋润着我、完善着我,使我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也使我的内心越来越平和而富有力量。
    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教育如何做人。《左传·隐公三年》中记载:“爱子,教之以义方。”《资治通鉴》中记载:“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中,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深刻体会到好的家风,就是引领孩子成长的一面旗帜;不好的家风,可能是误导孩子走入歧途的错误路标。
    让我们都来弘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良家风吧,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在优良家风这面旗帜的引领下茁壮成长!
 (作者供职于洛阳市偃师区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