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控制期患者也要“管住嘴、迈开腿”

2022-07-2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健康促进 浏览:16712 次 【查看证书

心衰控制期患者也要“管住嘴、迈开腿”
□张 普

   心力衰竭主要是机体处于多方面因素干扰下,心脏难以进行正常的舒张或收缩,血液无法从心脏内排出,造成全身器官缺血现象,各器官功能丧失,患者产生呼吸困难、水肿等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元化危险因素的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大。研究人员对心力衰竭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多元化的治疗方式。其中,患者在病情控制期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十分关键,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尽量避免诱发因素

   心血管疾病相关报告明确指出,心力衰竭形成最关键的要素是机体肺部产生感染,心力衰竭患者最关键的工作是预防和控制自身感染。当机体负荷较大或情绪处于不稳定状态、钠盐摄入量超标时,均可不同程度地加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患病周期较长,受疾病长期折磨,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增加病情恶化的风险,应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合理运动优化生活方式

   合理运动不仅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而且有助于控制患者体重。适当运动、合理优化生活方式,对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缓解十分关键。
    心力衰竭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合理运动,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心力衰竭指南中明确规定,心力衰竭患者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运动,以周为基本单位,定期开展5次有氧运动,每天将运动时间控制在40分钟,增加运动量时应遵循过渡性原则,目标值处于储备心率的60%~70%。

治疗性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量
    处于控制期的心力衰竭患者,应结合自身的病情,遵循“低盐、低钠”的饮食基本原则,从本质层面预防或避免水肿。“低盐”主要是体现在日常饮食方面,烹饪时加入的食盐量建议控制在2克。大量利尿状况下,可适当增加食盐摄入量,以免引起低钠综合征。
    限制饮用水摄入量
    心力衰竭患者机体内水潴留继发于钠潴留,患者机体内氯化钠潴留量为7克,应保持潴留1升水量,方可促使机体内渗透压处于均衡状态。患者在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的过程中,实际摄取水量不需要过于严格。患者每天需要及时控制整个钠盐,每天实际的饮水量应控制在2000毫升~3000毫升。由此表明,钠与水净排量稍高,但若饮水量超过3000毫升,无法将钠和水排放彻底。病情较为严重的心力衰竭且合并肾功能退化的患者,机体实际排水功能逐步退化。为避免患者产生低钠血症,需要在控制钠盐摄入量的同时,合理控制水的实际摄入量。
    钾的摄入和电解质平衡
    患者机体内钾元素不足,可引发多个不良表现,如心律失常等。长期使用利尿剂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建议多食用含钾量较高的水果和食物,如南瓜、山楂等,必要时可补充钾元素进行治疗,或将排钾与保钾利尿剂联合实际应用。
    同时,要选取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确保钙元素、镁元素始终处于均衡状态。钙元素与心肌收缩功能相关,若钙元素不足,可导致心肌收缩性薄弱,超标可导致室性异位收缩;镁元素可进一步保证心脏处于正常节律状态,心力衰竭患者若摄入镁元素不足或机体吸收不足,导致镁浓度较低,会进一步加剧心力衰竭。
    限制脂肪摄入量
    心力衰竭患者应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控制脂肪摄入量。通常情况下,每天的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40克~60克。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心力衰竭患者不需要过于严格限制脱脂产品,脂肪摄取量始终处于合理范围内即可。
    据相关实践研究分析,不饱和脂肪酸可从本质层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动物和热带植物内含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应合理控制其摄入量。

长期遵循医嘱服药

   对处于控制期的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长期遵循医嘱服药是改善病情的一个重要方法。患者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服用药物。
    药物治疗涵盖类型较多,不同种类的药物其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也不同。心力衰竭患者需要掌握不同种类药物的注意事项,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要求服用药物,严禁在未获取医生的同意下私自停药。

自我监测或自我预警

   定期做好自我监测和预警,以便第一时间掌握身体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各类异常状况并做好处理工作。定期做好体重监测工作,有助于尽早发现液体潴留。若心力衰竭患者在两天内体重增加或超过2000克,或一周内超过2500克,应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在日常生活中,若腹部和小腿发生异常状况,心力衰竭患者应及时加以控制。稳定期心力衰竭加剧的预警信号,主要体现在体重异常增加,小腿、脚踝等部位产生进行性水肿,或处于躺卧位时患者呼吸困难、无法入睡,特别是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时,身边人要及时帮助患者前往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长。对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临床治疗方法比较多,但并没有根治性的治疗措施,将心力衰竭控制在稳定阶段,选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