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超声,帮助女性远离“难言之隐”

2022-07-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8635 次 


本报记者 丁 玲  文/图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产妇和中老年女性会出现这样的“难言之隐”:尿失禁、便秘、子宫脱垂、盆腔痛……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
如何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呢?盆底超声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7月初,记者走访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超声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邢丽丽,请她来谈谈盆底超声那些事儿。
明确诊断,盆底超声是首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已婚妇女中,30岁以上女性45%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40岁以上女性50%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情况。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60%合并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50%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等。
32岁的李女士,顺产后出现“咳嗽、打喷嚏、提重物,甚至快走、跑跳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漏尿”。据她所述,妊娠晚期已经有这些症状,只是生完孩子后更频繁、更严重。近日,李女士来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寻求帮助。
邢丽丽为李女士做了盆底超声检查,检查结果提示李女士的盆底功能受损。随后,该院盆底康复科为李女士制定了康复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女士漏尿和盆腔脏器脱垂程度越来越轻,最终完全康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一类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粪失禁、梗阻型便秘和性功能障碍等。
“盆底超声主要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盆底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估。”邢丽丽说,盆底超声是指应用超声技术实时动态观察盆腔脏器及其支持结构,比较盆腔在静息、Valsalva动作(一种临床生理试验)、缩肛3种状态下各脏器移动度的变化来评估盆腔脏器脱垂情况。盆底超声可应用三维、四维超声成像获得肛提肌裂孔面积,应用断层超声成像准确判断肛提肌及肛门括约肌损伤的部位及程度。
相比于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盆底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辐射、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易于被患者接受、能动态实时成像等优势,是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盆底疾病可防可治
“可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人群或具有盆底异常高发因素者,均应进行盆底超声检查。产后42天及围绝经期女性应进行盆底超声筛查。”邢丽丽说,产后42天到半年内是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期,治疗效果事半功倍。只要生育过孩子,无论通过哪种方式生产,女性只要经历了妊娠的整个过程,都会造成盆底肌肉不同程度的损伤,无论是否有症状,一经明确诊断,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次盆底超声检查,以详细评估盆底功能。
邢丽丽说,盆底超声检查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盆底超声检查可协助医生寻找患者尿失禁的原因,明确盆腔脏器是否有脱垂并评估脱垂的严重程度,鉴别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原因,全面检查子宫及双侧附件、耻骨联合分离以及腹直肌分离程度,从盆腔到腹部全方位一体化全面评估产后身体复原情况等。
由于个体差异,有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从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影响生活质量。而盆底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助于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或症状较轻时通过物理治疗来恢复盆底支持结构的功能,避免或延缓手术治疗。
对于术后患者,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可进一步评估盆底康复训练和手术效果,协助临床医生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可以有效评价术后吊带和网片植入位置及效果。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