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输血的这些传言,正确吗

2022-07-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综合新闻 浏览:17308 次 

关于输血的这些传言,正确吗
本报记者 常 娟  实习记者 安笑妍

   家人生病需要输血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医生,我们的血型一样,输我的!”碰到这种情况,医生往往会好意劝解:输血由医院统一调配,直系亲属之间不能输血。器官移植可以选择近亲属,输血却不能选择直系亲属,这是真的吗?输血会传播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疾病,一定不要输血?无偿献血免费而用血需要缴费,合理吗?搜索网页,网上有不少关于输血的传言,这些都是正确的吗?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吕先萍。
    吕先萍说,国家对血液标准要求非常高,从2015年开始,血站血液实行核酸检测全覆盖,用两遍酶检的方法和一遍核酸检测来检测经血传播疾病。
为什么不能选择直系亲属输血
    吕先萍告诉记者,在临床上,医生一般不建议直系亲属之间输血。因为这种输血行为容易产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这种病对受血者而言,进展快,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何为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为输血严重并发症之一,指受血者输入含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后发生的一种与骨髓移植引起的抗宿主病类似的症候群,主要表现是高热,发热一两天后,患者面部和躯干皮肤出现红斑和丘疹,随后出现水疱和皮肤剥脱,可蔓延至肢体、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在临床上,先天性或继发性细胞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免疫抑制、免疫严重缺陷的受血者易感染此病。吕先萍进一步解释说,输血本质上属于器官移植的一种。
    相较于非亲属输血,直系亲属之间血液基因同质性较高,受血者自身不容易识别和排斥这些外来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这些“外来客”就会在受血者身体里分裂、增殖,把受血者的淋巴细胞视为异物加以排斥,进而攻击受血者的免疫系统,进而产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而非亲属输血,其血液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容易被受血者识别和排斥,相比较而言,不易产生并发症。
    “虽然不建议直系亲属之间输血,但在临床上这种情况也不是禁忌。”吕先萍说。在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亲属间输血时,可以通过辐照技术(经过γ射线照射或者白细胞滤器过滤后),把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灭活或者去除,消除输血隐患,直系亲属间就可以进行输血。
为什么无偿献血而有偿用血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吕先萍说。
    献血者无偿献血,是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自愿无偿献血是最安全的血液来源,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各国的共识。虽然血液检测技术在不断进步,但限于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并不能完全排除所有已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而且我们也无法排除未知的新发传染病的风险。因此,对于献血者的健康征询,特别是出于利他主义精神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对于自身健康与生活史的诚实回顾,是安全血液来源的有效保障。
    患者有偿用血,支付的是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和运输等成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明确规定,公民临床用血时,只需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献血法》还规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上述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按照省级政府的规定免交或减交上述费用。
    血液虽然是献血者无偿捐献的,但血液在用于临床患者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包括血液的采集、检验、分离、储存与运输等,涉及场地库房、仪器设备、一次性耗材、人员及管理等成本。仅血液检测就涉及ABO血型、Rh血型、血红蛋白(Hb)、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梅毒螺旋体(TP)等多个项目的检测。为了保障血液安全,血站还在不断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升服务水平。2015年全国血站全面开展核酸检测(上海于2011年在全国率先实现血液核酸检测常规全覆盖);上海市血液中心还开展了不规则抗体检测和血小板细菌检测。
    国家相关部门所核准收取的临床用血费用是上述血液的采集、检验、制备、储存及运输等过程所涉及的成本开支。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