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糖尿病验案
2022-07-1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临证 浏览:13380 次
□张华甫
案例一
杨某,男,66岁。
初诊:患者因右下肺炎收住某医院治疗。入院后检查空腹血糖为14.6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20.8毫摩尔/升,尿糖(++++),尿酮体(+),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酮症。
症见:精神差,全身乏力,口干欲饮,微咳,痰微黄色,尿频,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
辨证:气阴两虚、胃热燥肺。
治宜:清热滋阴,益气健脾。
处方:黄芪20克,山药20克,天花粉2克,生地黄15克,黄连6克,黄柏8克,石斛12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0克,知母10克。共5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
二诊:服药6剂后,检查空腹血糖为9.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12.6毫摩尔/升,尿糖(+),尿酮体(-),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在原方基础上加元参15克,以加强清热生津之力。
三诊:身体乏力、口渴、尿频消失,肺部感染吸收,复查空腹血糖为5.4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7.2毫摩尔/升,尿糖(-),尿酮体(-)。嘱咐其改为服用六味地黄丸巩固治疗3个月。
按语:糖尿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笔者认为,糖尿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为燥热偏盛,阴津亏耗,故清热滋阴、固原补肾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法则。在实施这一治法的同时,又注意到益气健脾、固护胃气,于方中佐用一定量的健脾和胃药,防止清热、滋阴、补肾类药物过于滋腻而损及后天之本。
加减应用:口渴甚加五味子;尿频数加益智仁;浮肿加连皮、茯苓;手足麻木、皮肤感觉障碍加川木瓜;头晕加菊花、荷叶;视力下降加木贼、茺蔚子、谷精草等。
兰某,女,18岁。
初诊:患者眼睑浮肿数天,口渴多饮,小便多,自感身体乏力,头稍晕,苔白腻,脉虚沉,尿糖(+++)。
辨证:阴虚内热所致之消渴症。
治宜: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处方:生地黄、熟地黄各24克,山药30克,泽泻9克,百合24克,牡蛎24克,五味子9克,女贞子9克,黄芩9克,龙胆草6克,山茱萸15克,麦冬9克,石解15克。共3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患者自感症状减轻,尿糖(+)。
三诊:按原方继续服用8剂,检查尿糖已经正常。
按语:患者阴液亏损,燥热偏盛。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而去,故小便频数;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阴津不足,阴伤气耗,阴损及阳,则阳气虚弱,身体乏力。阳不能上固于头,则头晕。故诊为消渴症,治宜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案例三
司某,男,29岁。患者口干渴饮,食量增大,身倦无力,已有两年多,尿糖(++),苔黄,脉虚。
辨证:胃热炽盛所致之消渴症。
治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处方:怀山药60克,太子参24克,生黄芪9克,生地黄15克,生石膏15克,元参12克,花粉15克,玉竹12克,石斛12,天冬12克,山茱萸24克,枸杞子15克,生鸡内金12克,五味子9克,乌梅6克。共5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5剂后,自觉症状减轻,继续服用5剂。
三诊:服药后,患者感觉腹胀并泻肚子,上方减生地黄、元参,加白术10克,陈皮10克。共5剂。患者服药后痊愈。
按语:患者阴液亏损,燥热偏盛。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阴津不足,阴伤气耗,阴损及阳,则阳气虚弱,身倦无力。苔黄,脉虚,为本病之表证。方中山药滋肾阴;太子参补气生津;黄芪大补元气;生地黄滋阴润燥;石膏清泄胃火,除烦热,全方配伍共奏清胃泻火、养阴增液之功效。
案例四
马某,女,31岁。
初诊:患者近半月来饮水比以前增多,体倦乏力,体重减轻,小便频数,尿糖(++++),舌苔微黄,脉虚。
辨证:阴液亏损之消渴症。
治宜:清热滋阴,润燥止渴。
处方:生山药30克,生石膏45克,麦冬10克,粳米30克,莲子心3克,鲜石斛30克,党参12克,鲜茅根30克,甘草6克。共5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5剂后,患者症状减轻,嘱咐其按原方再服用10剂。
三诊:服药10剂后,感觉身体有劲,精神好转,尿糖(+)。
按语:患者阴液亏损,燥热偏盛。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而去,故小便频数;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阴津不足,阴伤气耗,阴损及阳,则阳气虚弱,身体乏力。故诊为消渴症,治宜清热滋阴,润燥止渴。方中重用石膏清热除烦止渴,山药益气养阴,共为君药;石斛滋肾阴;莲子心益肾;粳米能益脾胃,除烦渴,以助君药养阴止渴之功效;佐以鲜茅根利尿,使热从小便而去;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以清热药合益气养阴药,共奏清热滋阴、润燥止渴之功效。
案例五
任某,女,54岁。患者30多年前出现口渴喜饮,尿量增多。在本地医院查尿糖为(++++),被诊断为糖尿病。经治疗症状虽有所改善,但血糖、尿糖始终变化不大。现乏力神疲,多汗,肢体酸软,手足心热,口干欲饮,食量中等,小便量多,大便正常,尿糖(++++),空腹血糖为11.49毫摩尔/升,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无力。
辨证:肾阴亏虚,虚热内炽,耗气伤津。
治宜:滋肾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处方:党参10克,麦冬15克,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天花粉10克,山药15克,黄精10克,元参13克,山茱萸15克,乌梅9克,黄柏10克,制首乌15克,地骨皮9克,旱莲草30克。共7剂。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用5剂后,患者口渴减轻,空腹血糖为7.38毫摩尔/升,加阿胶、鸡子黄等,继续服用30余剂。患者口渴消失,血糖降为5.13毫摩尔/升,尿糖转阴。患者目前症状为下肢沉困,尿少色黄,大便溏,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微。治疗仍以益气清热,健脾补肾为主。
处方:生黄芪30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黄精15克,鸡内金10克,黄连6克,阿胶珠9克,旱莲草30克,五加皮10克,女贞子15克。上方为主,稍加出入,患者服用30余剂,症状皆除,体重增加2.5千克,身体较前有劲,小便较前清亮,血糖降为5.8毫摩尔/升,尿糖(-)。嘱咐其注意饮食调理,改为药丸继续巩固疗效。
按语:白虎汤加人参汤与黄连阿胶汤组合化裁而成。前者原为气阴两虚而设,有益气清热生津之功效;后者原为阴虚火旺者设,有补肾阴、清心火、交泰心肾之功效。方中选生石膏、知母、天花粉、黄连、地骨皮等甘寒、苦寒之品,清热以保津,用人参、麦冬、黄精等甘味质润之品益气养阴,诸药合用针对虚热丛生引起的口渴多饮、多食易饥、身疲乏力等症状;山药、制首乌滋肾养肝;阿胶珠、鸡子黄从营养学角度看,富含蛋白质,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必需的营养和能量,以补充水谷精微的消耗,从药物学角度而言,二者均为血肉有情之品,补肝肾而滋真阴,诸药协同,具“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妙。全方具有滋补肝肾、养阴润燥、益气清热、生津止渴之功效。
(本文由长垣中西医结合医院张景祖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