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医药优势 助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022-07-0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管理论坛 浏览:18457 次 

发挥中医药优势
助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徐宏伟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近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思路和具体目标,提出进一步扩大服务供给,有序扩大家庭医生队伍来源渠道,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家庭医生培养培训体系等措施。
    《指导意见》提出,在丰富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方面,明确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和中医馆建设,改善中医药服务场地条件和设施水平,推进普遍将中医药服务纳入签约服务内容,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中医药人员配置,鼓励家庭医生掌握和使用针刺、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药技术方法,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
    笔者认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也是中医药从业人员应尽的时代使命。
    家庭医学和中医学本身就具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理念,这为两者相互支持和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比如家庭医学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健康生活的引导,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慢性病能够得到持续、方便、可及的规范管理。而中医学历来强调“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并在养生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家庭医学和中医学的相互融合,必将进一步深化家庭医学的内涵,丰富健康管理及应对疾病的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升其预防、医疗、康复等全过程健康服务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新时期健康促进策略的落地和实现。
    在具体操作层次,为有效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改善基层签约服务对象的就医体验,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笔者提出以下4条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首先,学习和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长期以来,中医药几乎在各类疾病的防治方面都探索出了方便、实用的,极具中医药特色的丰富多彩的适宜技术。以预防儿童近视为例,我们有按摩法,包括熨目法、吐气法、折指法,只要坚持练习,就会取得良好效果;有食疗法,通过日常饮食或代茶饮,寓防治近视于日常生活之中,方便实用;有水疗法,如茶水熏等,对保护和恢复视力也有较大帮助;有中医特色眼保健操,如转睛功,让眼球科学运动,使之得以锻炼,同样能起到醒脑明目之功效。其他还有核桃灸等。总之,在药物疗法之外,我们仍然有很多有效防治的方法,并且易学易推广。
    其次,瞄准不同健康需求的人群,有的放矢精准发挥中医药特色。如老年人,孕产妇、早产儿等。很多疾病,单靠现代医学,对患者来说往往达不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政策层面始终强调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协同!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科学合理地使用两套医学体系,为人民健康服务,是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以儿科为例,大家都知道,小儿喂药难,但中医方面,有很多非药物疗法,防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同样效果良好。小儿推拿、敷贴等,既让孩子们免了药物之苦,也同样达到了袪邪扶正,恢复健康的目的。同样,做好签约人群的家庭医生服务,家庭医生团队要积极吸纳中医药人员,对签约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所有中医药有机会参与的健康问题,都要力争中医药的最大化服务;同时,注意跟进做好跟踪问效及相关科研工作,以期持续提升家庭医生团队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再次,充分挖掘当地中医药流派资源和名老中医药专家优势,家庭医生服务力争做到有中医药绝活儿。目前,各地都拥有一批中医药流派和名老医药专家资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和作用,对有特色疗效的专科专病进行挖掘、培训和推广。以带状疱疹为例,运用中医药为主进行综合治疗,“开门放狗,袪邪务尽”,后遗症就很少出现。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能大大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及医疗费用。类似这样能够解决好某种疾病的中医药绝活儿在各地的中医药流派中和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中都不乏其例。如果各地能够应用好这些宝贵经验,很多常见病,甚至有些疑难杂症,如过敏性鼻炎、小儿疝气等,包括一些有地域特点的形形色色貌似奇怪的疾病,都有一些中医药的治法和绝活儿。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使之发扬光大,造福更多患者。
    最后,家庭医生团队充分利用手机端及新媒体平台,不断提高宣传及管理能力,优化就医软环境,持续改善就医体验。比如:利用微信群,分类推送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全面做好健康教育及健康生活引导,不断发展稳定家庭医生团队的粉丝群。利用受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形式,持续深入影响签约群众健康素养。从细节着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全面助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力量。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