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养生

2022-06-2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林 浏览:14413 次 

夏季如何养生
□吕沛宛

   夏季是阳气旺盛的季节,天气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新陈代谢加快,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季养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情志养生

   夏季人体气血由里趋外,热情奔放有助于阳气和心气的生长,但天气过热和过度热情外向容易耗损心气,因此,保持心情的宁静和舒达可以防止夏季天气过热扰乱心神,缓解暑热烦躁。另外,实时午睡可以静心除烦,缓慢深长呼吸有助于宁心静气。心经与手心相通,给手心涂点淡盐水,用扇子扇手心可除烦消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消暑》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夏季属火,五脏应心,心脾血脉的生长和功能与夏季阳气旺盛息息相关。因此,既要避免炎热中暑,也要避免过度贪凉导致疾病。夏季经常有因室内温度低把自己冻感冒发热的患者,甚至出现了面瘫、偏瘫;还有因过食生冷导致胃肠道疾病和心肌梗死的。夏季天气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因此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起居养生

   夏季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昼长夜短,属于阳气旺盛之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万物得到天地能量的交换和滋养,于是开花结果。人们日常起居应做到日出而起床,适当晒太阳,由于夏季日光强烈,晒太阳宜在11时前、16时后,同时根据具体温度、日晒程度和个体体质,适当活动,适当出汗,以促进体内经脉气血通达,借天之阳补人体之阳。具体起床时间为6时~7时,晚上睡觉时间为22时~23时。人体阳气充足了,到秋天和冬天就会不生病、少生病。
    我曾接诊过这样一位患者,由于幼时受寒,一生畏寒,心率缓慢,到了40多岁,胸闷,动则加重,被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医生建议手术治疗,而患者想保守治疗,就到我所在的医院就诊。经过中医温阳补阳内治外治方法联合使用几个月,患者胸闷畏寒症状显著减轻,并嘱咐患者多晒太阳。血管会热胀冷缩,夏季血管会凸显出来,血管管腔相对变宽,自然有利于供血。
    一年后,患者因感冒又来医院就诊,观其面色黑红,脉和缓有力。于是,就好奇地问患者:“这一年哪位大夫把你的身体调理好了?”谁知患者说:“听您的话,多晒太阳,我就和家人买了20只羊,天天放羊晒太阳,刚开始晒时出了很多冷汗,后来慢慢不怕冷了,身体也就好了。”
    秋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很多时候与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血脉有关。因此,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顺应季节养阳气。但是,夏季既要养阳也要避免伤暑,少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避免大汗淋漓的运动。

饮食养生

   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和新鲜清洁为主,因为夏季脾胃虚弱,阳气旺盛,食物容易变质,禁吃不洁不鲜食品,少吃生冷食品,食物经过高温加工,既增加了食物的安全性,又有利于消化吸收。
    平常脾胃虚弱者在夏季稍食生冷就容易泄泻,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品,如扁豆、莲子、芡实、玉米、大米、小米、山药等,这些食品经过炒黄用来煮粥,健脾效果更佳;炒菜时适当佐以辛香大料,避免食物性凉和寒。畏热喜冷者多汗,可以根据体质情况多食用应季蔬菜和水果。西瓜、黄瓜、香瓜、冬瓜、薏米、赤小豆、白茅根、芦根、玉米须、荷叶、淡竹叶、马齿菜、莲藕等甘润解暑,是夏季清暑好食材。
    夏季多汗,气随汗泄,人容易气短、乏力。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说:“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困乏无力,无气以动,与黄芪、人参、麦冬,少加黄柏煎汤服,使人精神顿加,两足筋力涌出。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这里的五月、六月,是阴历,正值夏季最热之时。可见,五味子有良好的补虚健身作用,常服能使人增强体力。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