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2022-05-2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临床荟萃 浏览:10715 次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韩 洁

病例
    患者孙某,女,65岁,2018年以“活动后胸闷、胸痛3年,加重3个月”为主诉住院治疗。医生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进行保守治疗,但是她的症状没有缓解。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患者来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左前降支(LAD)90%狭窄;左回旋支(LCX)70%~80%狭窄;钝缘支70%~80%狭窄;右冠状动脉(RCA)瘤样扩张;后侧支弥漫性70%~80%狭窄。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
治疗
    医生在患者的LAD和RCA分别植入支架1枚。患者术后恢复良好,3天后出院。医生嘱咐患者出院后继续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毫克,每日1次;氯吡格雷75毫克,每日1次,并嘱咐患者日常注意事项。3个月后随访,患者活动后胸闷、胸痛症状消失。
    1年后随访,患者停用氯吡格雷,至今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单药抗血小板治疗,随访期间未发生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分析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供应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继之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脏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
    冠心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胸痛。疼痛常常向患者的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部放射,呈压迫样、紧缩样等,一般不呈针刺样、刀扎样,常常在患者劳累和情绪激动时出现,患者休息或者含化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有时候。冠心病的表现不典型,腹痛、牙痛,甚至指端的疼痛都有可能是心绞痛发作。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能直观反映冠状动脉的情况。
    冠心病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实施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
    发作期:休息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一旦发生心绞痛,患者要立即休息,同时舌下含化一片硝酸甘油。一般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一两分钟内心绞痛就可以缓解。也可含化或服用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或救心丸,但其缓解心绞痛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含化硝酸甘油5分钟后仍不缓解,可再含化一片硝酸甘油。如果是初次发生心绞痛,无论服用药物能否缓解,患者均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因为初次发生心绞痛,有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
    缓解期:可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要尽早、足量应用;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这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冠状动脉循环的血流量,缓解心绞痛;调脂和稳定斑块的药物,常用的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可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患者应3个月~6个月做一次血脂检查,严格控制胆固醇水平。目前,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出血事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采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技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切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等。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冠心病时,手术已成为首选方式,并且疗效较好,而PCI更是以其操作简便、损伤小等优势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PCI不仅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降低死亡率。但是,PCI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不利于疾病的转归与患者康复。
    冠状动脉搭桥术
    从患者的胸部、腿部或手臂内取一段血管,然后将其分别接在狭窄或堵塞了的冠状动脉两端,使血流通过“桥”绕道而行,缓解心肌缺血症状。这一手术属于心脏外科手术,创伤较大,但疗效确切,主要用于不适合支架植入术的严重冠心病患者。
    针对冠心病导致的心血管和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要进行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包括: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重返社会;同时,积极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减轻残疾和减少再次发作的危险。
 (作者供职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