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卒中 早期识别先兆是关键
2022-05-1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健康促进 浏览:10827 次 【查看证书】预防脑卒中 早期识别先兆是关键
□李灵真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的脑组织损伤。脑卒中经常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体中,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与饮食。
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造成的。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中,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形成,致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所以就容易产生血管收缩不畅的现象。这种情况下,血管就像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所以神经系统紊乱也可能导致供血系统紊乱。
脑卒中早期比较隐匿,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有的患者即便发现自己走路时步履迟缓、蹒跚、平衡性差,也不会产生警惕。殊不知,这正是脑卒中的前期症状。除此之外,脑卒中发生前,还有哪些具体的先兆呢?怎样才能预防脑卒中发生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梳理,具体内容如下。
先兆一:头晕、头痛。
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患者会在数秒或数分钟后发展到极致,突然出现强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头痛、头晕的程度与往日不同,感觉周围物件都在旋转,程度加重,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局限性头痛。如果头痛固定在某一部位,可能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先兆,并且头痛、头晕和血压的波动有关。
先兆二:感觉功能障碍。
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感觉器官及感觉神经纤维时常表现为面部麻木、舌麻、唇麻及一侧肢体发麻,甚至有异物感;有的表现为视物模糊,甚至有突然一时性失明的现象;个别患者会发生心前区疼痛,平时可能伴有胸闷、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甚至波及左后背和左手臂,产生疼痛症状;有的患者会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现象。
先兆三:运动神经功能失灵。
由于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为: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有的会出现肢体痉挛或跳动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脑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所致。
先兆四:精神意识异常。
患者总想睡觉,整天昏昏沉沉,这不是过度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特点。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一些变化,比如孤僻、沉默寡言及表情淡漠,有的是多语急躁,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这些都与脑供血不足有着密切关系。
先兆五: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少数患者在发病前,因脑血管病变、血压波动、脑供血的影响,而出现一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比如全身乏力、出虚汗、低热、心悸及胸闷;有的人出现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少数人在发病前,可能出现鼻出血、眼结膜出血及数次大量鼻出血现象,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可能会在半年之内发生脑血管堵塞,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时常会出现大量鼻出血现象。如果在做眼底检查时,发现视网膜出血,预示有发生脑卒中的可能。上述先兆都与血压波动、脑供血不足、血液成分改变等有关。
先兆六:哈欠连连。
在临床上,经过仔细观察会发现:患缺血性脑血管病者,有80%的患者会在发病前5天~10天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这是因为脑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刺激呼吸中枢的缘故。中老年人,特别是患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血管管腔变得越来越窄,血管壁弹性降低,致使向大脑的血液流量减少,脑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含量就会升高。大脑对氧气十分敏感,当大脑缺血、缺氧时,即出现哈欠连连、昏昏欲睡的状态。打哈欠可使胸腔内压力下降,上下腔静脉回流心脏的血量增多,心脏的输出血量增多,脑细胞的供血能力得到改善。但是,这种改善是暂时的,所以频频打哈欠预示缺血性脑卒中会在近期发生。
先兆七:血压突然出现异常。
血压突然出现异常容易出现在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人身上,如果血压持续升高到200/12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帕)以上时,那就是脑血栓发生的前兆。此外,如果血压持续降低到80/50毫米汞柱以下时,也是脑血栓的发病前兆。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定期测量血压,如果血压频繁出现异常,就要去医院就诊,进行规范治疗。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态,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身体出现以上症状时,就要提高警惕,并及时去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在生活中,人们更要注重各方面的保健与护理,吸烟、喝酒对血管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中老年人应做到:1.合理膳食。饮食上要以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要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取,少吃甜食;2.适量运动。平时要适当运动,比如快步走、慢跑、打太极拳等,可增强脑血管的功能、改善血管供血功能;3.心理平衡。在情绪上,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和工作;4.定期检查。如今,对于“三高”人群而言,医生会建议他们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5.戒烟限酒。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和减少脑卒中发生的概率,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作者供职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