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压偏高 哪些情况需要终止妊娠
2022-05-1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健康促进 浏览:15731 次 【查看证书】孕妇血压偏高 哪些情况需要终止妊娠
□郭 芳
不少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过血压偏高这种状况,这在医学上叫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发现后孕妇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最好终止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病早期会引起头痛、视物模糊、蛋白尿、水肿等,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如果不进行合理治疗,还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对孕妇的多个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如果出现了妊娠期高血压,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病情进行合理治疗。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最好及时终止妊娠。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要适时终止妊娠。
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
妊娠期高血压虽然很常见,但是很多孕妇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这种疾病。那么,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呢?
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妊娠期高血压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随着级别的逐渐增加,症状也会越来越明显。
一、轻度妊娠期高血压
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会持续几天或几周,而后慢慢有所进展,或快速恶化,导致血压明显升高,有的孕妇会出现轻度水肿或微量尿蛋白。有的水肿是隐性的,仅仅是体重增加得比较快,不容易让人想到妊娠期高血压。
二、中度妊娠期高血压
此时,孕妇的血压会有所增加,水肿变得越来越明显,而且在做尿液检查的时候,会发现尿蛋白比之前有所增加。但是,此时有的孕妇仍然没有症状,只有部分孕妇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自觉症状。
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
此时,孕妇的水肿症状可能比较严重,不仅出现双下肢水肿,还可能有腹水,出现头晕、头痛、看东西模糊、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孕妇还可能发生抽搐、昏迷、神志不清、摔倒、骨折等情况,甚至危及自身以及胎儿的生命。
很多孕妇在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容易延误病情。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要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到产科门诊就诊,如发现血压异常,要早期积极控制血压。
两种情况要终止妊娠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医生一般会根据孕妇的发病因素和病理、生理变化特点,采取解痉、降压、利尿或者适时终止妊娠等治疗方式。医生一般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但如果问题较为严重或者经过治疗,血压还是控制不好,医生一般会建议孕妇提前终止妊娠,因为长期高血压不仅可能造成胎死宫内,还会对孕妇自身造成危害。
大部分人在中晚期才会发生这种情况。在这个时间段,孕妇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一般情况下90%以上的结局是好的。这时,就算需要终止妊娠把胎儿取出来,大部分胎儿也是可以存活的,因为这时胎儿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那么,什么情况下要终止妊娠呢?
一、胎盘功能降低
女性怀孕不到34周,如果胎盘功能明显下降,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生长。在疾病早期,最好选择接受药物治疗、日常护理和物理治疗。但如果治疗后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和缓解,就会影响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健康,这种情况下最好及时终止妊娠,以免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导致孕妇出现抽搐症状。
二、并发先兆子痫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如果血压控制得不好,而且处于重度子痫前期,或者伴有腹痛、头晕等一些不适症状,需要终止妊娠。如果继续怀孕,严重时会导致孕妇出现昏迷,并且会使胎盘功能过早减退。
如何有效预防
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不明,所以治疗方案一般是“缓解”。其实,适时终止妊娠才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最好的方法。女性在准备怀孕时或孕期,多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减少妊娠期高血压发生。
一、年龄问题
小于18周岁的孕妇对妊娠的过程耐受性比较差,如果孕期出现精神紧张等情况,容易诱发高血压。年龄过大也会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身体对妊娠过程的耐受性也较差,容易出现高血压症状。因此,我们提倡在最佳的生育年龄计划怀孕,不要过早或过晚,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营养问题
孕期如果出现营养不良(如贫血、缺乏维生素)等情况,容易导致各种不适。因此,孕妇应及时补充钙、维生素等,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有一定的作用。
三、工作压力大
如果工作压力过大,很容易诱发高血压。因此,在妊娠期,孕妇没有适当减少工作或者无法保证充足休息,也是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总之,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措施和慢性高血压相似,孕妇平时要注意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放松,不要压力太大;注意饮食,营养均衡,不要过咸,适当补充钙等。
(作者供职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