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了不起的她

2022-03-0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0690 次 

编者按:
她们是医学装备的“医生”,她们是重症监护室的“技术流”,她们是时刻不离患者左右的“天使”;她们是开拓者,她们突破自我、坚守平凡,努力温暖和帮助更多的人。
在这最美好的时代,每一位奋战在卫生健康战线上的女性,用“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成就“钻一行精一行”的精彩。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向她们致敬——

 

她们
是重症治疗技术革新的先行者
本报记者 常 娟  文/图

新冠肺炎疫情,让ECMO(体外膜肺氧合)进入公众的视野,也让守护ECMO设备正常运转的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备受关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主任祁绍艳,就是其中一位。
“ECMO被称为‘救命神器’。它是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线,是当前救治生命的顶尖技术。”3月4日,记者见到祁绍艳时,她正在和团队成员一起为ECMO上机患者做检查。
2012年在全省率先应用ECMO救治患者,并与其打交道10年,从“死神”手里抢回数百名濒临死亡患者的生命……祁绍艳深知,ECMO并非重症患者的“万能救命神器”,而是一把“双刃剑”——“用它救命,要有平衡的艺术”。
这“平衡”主要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和ECMO凝血、容量等参数。祁绍艳举例说,ECMO虽然被称为“人工心肺机”,但在实际运行中,其供血方向和心脏原有射血是会“打架”的,会加重心脏后负荷。比如,在调整血液流量时,流量大了患者的心脏收缩力变差,心脏瓣膜打不开,心脏瘀血,患者就会出现严重的肺水肿,这时ECMO就会成为负担;反之,血液流量小了,ECMO加上心脏不能保障全身血液供应,患者就容易出现器官缺血等并发症。
“这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情况,监测血压、心率、动脉波形等生命体征。护士每小时都要总结一下患者的血液出入量,发现问题随时告知医生。医生也会每4个小时检查一次,以实时调整肝素用量。”祁绍艳认为,ECMO仅是一项技术,医务人员的用心管理才是决定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一句话,救治成功是用心守护出来的。”为了这份成功,祁绍艳和团队成员多次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交流学习;2012年刚开展ECMO应用时,她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小军轮流守护在患者身边,一守就是半个多月;后来技术越来越成熟了,祁绍艳和刘小军才开始培训科室其他医生。
时至今日,科室的医生、护士都已成为复合型人才,可以解决95%的患者管理问题,比如血管外科医生掌握的血管缝合、切开,祁绍艳的团队可以做,安装调试ECMO不需要体外循环人员的帮助等。
“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瞬息万变。紧急抢救时,若其他科室的医生正在做手术抽不出来时间怎么办?病情不等人,我们必须掌握更多的技术,克服‘懂机器不懂病情、懂病情不懂机器’的问题,成为多面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祁绍艳说。
一组数字揭示了祁绍艳和团队努力的成果。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12年成功实施了全省首例ECMO应用后,2015年又成功实施了全省首例患者清醒状态下的ECMO应用;2016年,成功为一名怀孕28周的孕妇实施ECMO技术,保证了母子平安,开创了国内先河;2017年,为一名出生仅5天的早产儿成功实施ECMO技术,标志着该院ECMO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应用ECMO技术救治的患者数量位居国内单病区第一,救治成功率超越整体ECMO救治人群成功率。
如今,祁绍艳团队早已不满足于自身ECMO救治能力的提升,而是把这项技术传给更多的兄弟医院,尤其是县级医院。2020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被评为国家级ECMO培训中心,在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地区计划建成10个ECMO分中心,每个分中心都配备ECMO机器和可以熟练操作机器的医务人员。这些分中心共辐射周边50家县级医院,打造“黄金1小时急救生命圈”。
祁绍艳说:“在ECMO团队中,女性医务人员现在还是少数,但女性特有的细心、专注、亲和力,是干好这项技术活儿的法宝。我们鼓励更多的女性医务人员加入我们。”

 

 

她们
是医学装备的“医生”
本报记者 丁 玲  文/图

提起医院里的医学装备科,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每天与设备、机械打交道的男性形象。可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医学装备科,有“四朵金花”成了例外。
3月6日,记者见到这“四朵金花”——宋孟丹、李倩、郑亚倩、付婷婷时,她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不同型号的医疗设备“看病”。
“我们东院区有6名医疗设备工程师,其中4人是女性。医院里的大小设备我们都要管,平时不仅要负责维修,还要负责日常的巡检维护。”李倩说,“比如像雾化机这样的小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患儿的呼吸治疗。因此,科室会对医院里的设备有一个预防性维护计划。”
于是,在河南省儿童医院,长发飘飘的女性拎着螺丝刀、扳手、锤子,提着液压杆穿梭在各个病区。“罢工”的医疗设备经过她们“妙手回春”,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经过多年的工作磨炼,她们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小女生”锻炼成了技术精湛的业务能手。呼吸机、辐射台、暖箱、吊塔、病床、液压杆等设备故障都难不倒她们。
特殊时期,更少不了“四朵金花”的身影。“7·20”特大洪水期间,该院紧急转入百余名重症患儿。患儿来了,辅助治疗的医疗设备得跟上。“四朵金花”自愿加班,和同事一起现场安装、验收、调试近百台设备,进行物表消毒后,将这些设备送到各临床科室。
刚刚过去的农历春节假期,外科监护室的暖箱出现了故障。接到报修电话后,值班的付婷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她发现是呼吸机的加湿管不工作了,但连续更换5次加湿管,都出现烧毁的情况。这时候,女性细致的特点就显现出来。付婷婷拆机检修发现症结出在连接线上,一通操作之后,机器终于恢复正常。
有时维修的过程还颇危险,宋孟丹、李倩、郑亚倩、付婷婷每个人手上都受过伤,留下了疤痕,粗糙的老茧更是清晰可见。有一次,在为铅屏风换轮子时,铅屏风差点儿倒下来,付婷婷硬是用胳膊顶着铅屏风,将其推到正位……
“‘啪!’机器正常运转的声音,是我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机器能用了,能辅助临床医务人员帮助患儿恢复健康,我心里就特别满足。”
“我们不仅仅是在维修机器,也是对生命的一种付出,是对临床工作的敬重。”
当记者问起她们“在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幸福感是什么”时,4个人的回答出奇一致,那就是得到患儿家长和临床医务人员的认可,帮助患儿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

 

 


是患者身边的“天使”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谢雅敏  梁 靓  文/图

“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记者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见到史素玲时,身为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护理部总主任的她,正在呼吸科与危重症一病区忙碌着。
“护理查房、质量督导,史素玲总是一丝不苟”“做事认真、担当负责,她一直是我们工作中的导师,学习中的榜样”……史素玲的同事们,对她的评价很一致。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但护理人员要用真诚的爱去抚平患者心灵的创伤,要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在我看来,这就是‘护士的爱’。”在采访中,史素玲这样为护理工作定义。
2021年8月,商丘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史素玲作为护理负责人加入驰援商丘的医疗队,带领当地500余名护士奋战21天。从患者的治疗、护理、异常体温排查,护士上岗前培训,病区清洁消毒,到对患者心理疏导、基本生活护理等,她全程参与。最终,她和团队成员圆满完成“接收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最多,抢救成功率最高,零感染”的支援工作。
不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非典”疫情防控、手足口病疫情防控、汶川大地震救援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史素玲每次都冲在第一线,一次次和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应急护理工作。
除了奋战在护理临床一线,史素玲作为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的教师,还担任护理心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及循证护理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近年来,她组织开展“把抗疫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直播活动,在全国会议上进行抗疫成果展示,被评为“典型在线教育教学案例”;她创新开展的护理心理学理论教学入选河南省本科高校抗疫类课程思政样板课;她参与开展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线上翻转课堂》获教育信息化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2月,她率队参加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省总工会举办的第一届护理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我干护理工作40年了,还不觉得厌倦。”史素玲说,“护理工作的日常是不断地重复,但现代护理更鼓励创新。”
基于此,史素玲所在的护理部已连续举办18届护理管理论坛,主办5次妇产科护理学术会议。自2019年10月起,在她的带领下,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团队开展了“专业服务 与爱同行——走进养老院”“慢性病管理团队进社区”等系列活动。
“我们不断创新,就是想让护理服务更细化、更专业、更可及。我努力带动更多护理工作者贴近临床、服务临床,成为活跃在患者身边的支持力量。我将带领护理团队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史素玲对记者道出了自己的规划。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