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首次注册时能否注册全科医学专业
2022-01-11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四版:医政医管 浏览:17051 次医师首次注册时能否注册全科医学专业
□刘笑天
医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是通科教育,即基础、实验、临床等各专业课程都要学习并考试合格,毕业后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目的是通过考试考核参考者知识面是否全面丰富。因此,通过医师资格考试的新医师们在首次注册时可以在同一类别下任意选择注册执业专业,只有一个除外——全科医学专业。
在所有不能首次注册全科医学专业的执业医师中,也只有一个例外,即助理全科医师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者。
我国开展全科医学比较早,几乎与医师规范化培养同时期开始。1998年原卫生部设置了全科职称,2000年下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其中对全科医学定位是:“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建立一支立足于社区,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卫生技术队伍,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预防保健措施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卫生技术人才。”
这就表明全科医师是院校毕业后需要再加工的医师。同一年,北京、上海等地试点全科医师转岗培训。
按照同样的思路,原卫生部发布《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这是最早的医师执业范围依据文件。文件对于全科医学专业,专门有一段表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方可申请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作为执业范围。”
显然在文件发布的年代,有一部分医师已经取得全科医学专业职称,但执业范围没有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为解决这一部分人的难题,文件做了专门规定。
这也说明从一开始,注册全科医学专业就需要专门条件。
到了2010年,职称这一部分遗留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完毕,同时已经陆续有毕业人员需要参加注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为进一步规范全科医师注册,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通过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转岗培训或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变更执业范围的通知》。该通知进一步巩固了全科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即新医师首次注册时不能直接注册全科医学,必须经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将执业范围变更为全科医学专业。
为了鼓励更多医师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进一步推进全科医学发展,2016年,原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河南省中医管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科医生相关工作的通知》。其中对全科医师的注册做了详细规定:“经过省级卫生计生(中医)行政部门认可的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助理)医师,具备注册全科医学专业资格,应及时向相应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变更执业注册申请,在保留原执业范围的同时,增加全科医学专业。助理全科医生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可直接将执业范围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
这份文件带来两个变化:一是规定了医师可以在原执业范围上加注全科医学专业(不限制医院级别);二是助理全科医师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可以直接注册全科医学专业。
这是河南的创新,并最终被国家推广,出现在另一份规格更高的文件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扩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范围,鼓励二级以上医院有关专科医师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允许其在培训基地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全科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