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三位一体”提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

2021-12-18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管理论坛 浏览:10548 次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三位一体”提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袁 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卫生健康委 谢 昕

   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合格答卷,需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此,笔者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为例,谈谈“三位一体”提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做法。

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的必要性

   流调全称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传染病防控的三大原则。尽快找到传染病患者和密切接触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隔离措施,是防止疾病传播、扩散的重要手段。流行病学调查需要具有扎实的流行病学专业功底、丰富的现场调查经验,采取抽丝剥茧式的调查方式,将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片段,串成一条条紧密相连的传染链条,然后迅速将其斩断,最终实现传染病的全面控制。
    多年来,许多地方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仍然未能跳出原有的、几十年如一日的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人工现场询问。这在实际工作中还经常会遭遇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干扰,导致收集到的信息难辨真伪,从而对传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快速锁定和追踪带来困难,不仅可能造成后期风险研判出现偏差,还可能导致高风险接触者由于未能纳入追踪视野,从而增大传播风险和防控压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流行病学调查,需要应对多元化的防控风险要求,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置各种复杂情况,必须要求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着眼于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在锁定控制传染源、及时隔离密切接触者、精准切断传播途径等方面发挥作用,着眼于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精准度,不断改善流行病学调查方式、方法和手段,推进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手段的现代化,突出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体现强烈的问题导向和鲜明的实践特色。
    疫情防控是一个应用传染病防控理论指导防控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防控政策措施,然后在实践中验证和完善,再进一步上升为防控政策措施的不断升华的过程。入冬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社会的心态相比起一年前已发生了微妙变化,老百姓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可防可控”这个结果,还要比拼能否以最小的代价做到这一点。

守正创新  建立“三位一体”流行病学调查体系

   具体到第十三师新星市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建设,可用一句话概括: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将“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公安“大数据筛查”等部门系统集成,融合为一种结构性力量,建构兵团特色“三位一体”流行病学调查体系,持续提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
    自2020年5月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疫情防控指导意见、方案、指南等一系列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与自治区同城同策,制定了“八项监测预警机制优化方案”,完善了传染病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和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为我国疫情防控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兵团经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推动第十三师新星市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科学精准,守正是基础。守正,就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建立“三位一体”的流行病学调查体系,最根本的是要完整准确地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坚持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守好三道门”,严格落实“八项监测预警机制优化方案”,坚持“全师一盘棋、兵地一盘棋”,守土有责不动摇、守土担责不含糊、守土负责不懈怠,慎终如始,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
    提高第十三师新星市流行病学调查体系的科学精准化水平,创新是关键。随着不同变异毒株的重组,疫情防控工作不断面临新挑战,我们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更好地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风险漏洞排查机制,打破“部门壁垒、行业壁垒”,以系统思维分梯队组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以“矩阵化管理”开展实战化演练培训,切实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

如何持续提升“三位一体”流行病学调查能力

   只有将“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公安“大数据筛查”三个互为独立的工作板块相融合,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才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底线思维,积极主动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措施,向最好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这就要求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要认清当前形势,做好较长时间应对疫情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有系统思维,疫情之下,城市治理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摒弃“哪疼医哪”“缺啥补啥”的简单思路,跳出“一时一地、一部门一行业”的视野局限,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用系统方法谋全局。我们不仅要清醒地认识当前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形势,更要清醒地认识本辖区内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立足于“防”、立足于抓在平常,克服麻痹、厌战、侥幸心理和突击思想,完善工作机制,在抓环节、抓责任、抓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以坚强的定力与韧劲,一刻不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体系下,持续提升第十三师新星市“三位一体”流行病学调查能力,需要针对公共卫生人员相对不足、一人多岗的普遍现象,针对疾控人员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依赖人工电话或现场询问造成的信息难辨真伪,对传染者和密切接触者无法快速锁定和追踪等问题,打破部门壁垒,强化各种数据资源和部门资源整合,提升流行病调查以及传染源、密切接触者快速追踪的能力。这也是提升疫情处置效率的关键能力之一。
    具体到疫情处置,连队(社区)作为最基层防线,一旦发生疫情,“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公安“大数据筛查”三人小组要迅速进入现场开展工作,明确分工,完成重点信息整合验证,并实现信息传递与处置措施的分布式处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主要实际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调查患者的感染途径和感染源;另一方面是调查患者在发病前后都接触了哪些人。通过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深入细致的交流,就可以把病毒的整个传播链及传播网络描绘出来,让控制、防治的手段变得更加明确有效。团场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和前线“战场”,是执行“分类指导”和“精准施策”的冲锋队,对于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员,对于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的患者、疑似者、患者密切接触者及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社区防控要分门别类做出相应预案,进行精准管理和动态监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与大数据结合,实现对病毒感染者、疑似感染者的准确追踪,兵地之间的相关信息及资料可相互有效利用、整合,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完成长距离、大范围的筛选和进行线上追踪、收治登记,从而用分布式处理特点,分清区域防控重点,实行网格化防疫与管理。
    持续提升第十三师新星市“三位一体”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就是要以三个特色业务模块群之间的关联性为基础,建立“三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流行病学调查体系,重点关注、及时找准工作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提前疫情预研、预判、预警,开展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提出风险管理(预警、控制措施等),做出初步评估、界定,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用更加细致的服务、更加全面的措施,消除每处隐患、堵住每处漏洞,筑牢居民健康安全的坚实屏障。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