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常见病的预防

2021-09-2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五版:乡医课堂 浏览:13789 次 

灾后常见病的预防

   (上接9月16日本版)
    18.怎样预防和治疗霍乱?
    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霍乱弧菌随患者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水源和食物。人喝了污染的水,吃了污染的食物,1天~2天(最快的几小时)后便会得病。苍蝇、蟑螂等也会传播霍乱弧菌。
    霍乱发病时往往突然腹泻,排出大量米汤样或清水样的大便,每天大便多次,一般没有明显的腹痛,呕吐发生在腹泻之后,也有不呕吐的。由于从大便中丢失许多水分,患者很快会脱水、虚脱,小腿肚子抽筋。发现霍乱后,应让患者喝大量淡盐水,最好喝用安全水冲开的口服补液盐,并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治疗。如果治疗及时,患者可以很快恢复。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食物要煮熟或洗净),保护水源,管好粪便,饭前便后要洗手。
    19.怎样预防和治疗炭疽?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是炭疽芽孢杆菌。在自然状况下,该病见于草食动物(牛、猪、山羊、马),多见于牧区、屠宰业、皮毛加工行业。自然灾害期间,卫生条件较差,人畜混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炭疽病例。
    炭疽主要有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
    皮肤炭疽最多见,炭疽一名即来自皮肤炭疽的黑痂;传染途径是人的皮肤黏膜破损后接触了病畜、病死牲畜的皮毛,污染了炭疽杆菌的物品,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颜面、颈、肩、肢体等暴露部分的皮肤被病菌侵入,皮肤出血性浸润、坏死、水肿、溃疡,以后形成典型的黑痴。皮肤炭疽经治疗后多可恢复。
    肺炭疽的传播方式是吸进带炭疽杆菌的灰尘。肺炭疽发病急,表现为寒战、高热、咳嗽、咯血痰,常伴发败血症。
    吃了污染炭疽杆菌又未煮熟的肉类,喝了污染的乳类、水就会患肠炭疽。肠炭疽的表现像急性胃肠炎或急腹症。
    肺炭疽和肠炭疽预后较差。
    预防措施:加强对牲畜、畜牧业、皮毛业、屠宰业的管理。患者应隔离到完全恢复;其用具、分泌物、排泄物应进行消毒。有关专业人员每年要接受预防接种。
    治疗措施:青霉素疗效好,重症者加用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皮肤病灶应注意清洁,可用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等无刺激性的消毒溶液洗涤,涂以抗生素软膏,不得抚弄和手术。
    20.怎样预防和治疗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伤寒杆菌排出后,直接或间接地污染食物、水、食具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然后经口传染。苍蝇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伤寒起病缓慢,体温逐渐上升到39摄氏度以上时可持续10天~14天,称稽留热。伤寒菌产生的毒素可使患者听力减退,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并可昏睡、神志不清、说胡话。
    伤寒患者的脉搏和其他发热患者比起来要相对慢些,发热后第6天左右,前胸、上腹可出现少量“玫瑰疹”,但不容易觉察;食欲极度减退,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舌尖及舌边缘很红;常便秘,但也有腹泻;肝、脾轻度肿大。重症患者可发生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持续高热期间,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仰卧,不敢动,用手触腹部比平时硬,患者怕触动腹部,这是肠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的症状。肠出血的表现是大便呈黑色柏油样,腥臭。出现这些情况表示病情严重,要立即送医院救治。
    伤寒患者需要住院隔离治疗,没有条件时也可在家隔离治疗。喹诺酮类为首选药,但用药时应注意药物反应,主要观察白细胞是否减少,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外复方新诺明、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哌酸(诺氟沙星)等也能治疗伤寒。
    伤寒患者的饮食及护理十分重要,居住的房间要安静、通风,有病灶的肠管肠壁很薄,怕多渣的食物,怕胀气,因此饮食要清淡。患者进食很少,在发热期间要吃流食,可吃稀粥、米汤、菜汤、鸡蛋汤、新鲜水果汁等。退热后也要吃软食、少渣食物,逐渐增加食量和改成普通饮食。
    预防措施:(1)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搞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
    (3)在伤寒流行区要普遍进行伤寒菌苗预防接种。
    (4)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
    21.怎样预防和治疗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传染病。患者和无症状的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经粪—口传染,甲型肝炎病毒由患者的粪便排出,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水、食物和餐具,健康人吃进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后便可受到感染。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通常为散发,但在水源和蛤蜊、牡蛎等生食的水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时可造成暴发流行。任何人都能被传染,儿童易感,孕妇与体弱者传染后病情重。已患过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的人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主要症状:(1)急性无黄疸性肝炎。近期内出现连续几天或更久,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稀便、肝区疼痛等;儿童常有恶心、呕吐、腹疼、腹泻、精神不振、不想动等;部分患者起病时常有发热,但体温不高。
    (2)急性黄疸性肝炎。除具有急性无黄疸性肝炎的症状外,同时还伴有小便赤黄、巩膜黄染(白眼球变黄),部分患者可有大便变灰白、全身皮肤变黄等黄疸症状。
    (3)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出现高热,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频繁呕吐、重度腹胀或有呃逆、打嗝、重度乏力,以及黄染严重,出现昏迷的前驱症状,如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极重患者可发生肝昏迷,抢救不及时或不当,极易死亡。
    治疗措施:(1)轻型患者。甲型肝炎预后良好,病死率低。急性期应合理休息,给予适当的营养,如米面制品、水果、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除重型外可给予豆制品、鸡蛋、肉类等高蛋白质食物。忌喝酒,少吃油腻食物,少吃糖,避免一切损害肝的因素(如应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或做手术、劳累等)。
    (2)重型患者。必须在医院抢救,一般患者有条件时都应住院隔离治疗。除重型患者外,原则上不需要保肝药,但可补充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患者一般都会在几个月内顺利恢复。
    预防措施:(1)注意饮食卫生。
    (2)注意患者的隔离消毒,患者用过的食具要煮沸20分钟后再洗涤,生活用品用l%漂白粉水擦洗,被单、衣物等如不能用开水煮的要在日光下多次曝晒。
    (3)管理好患者的粪便和排泄物、垃圾等污物。
    (4)保护水源。
    (5)消灭苍蝇。
    (6)接触患者后,应注意手和物品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防止把疾病传染给自己或其他人。
    (7)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含有大量的甲型肝炎抗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22.怎样预防和治疗脓疱疮?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化脓性皮肤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皮肤发生红斑、水疮,迅速变为脓疱,疱易破而结成脓痂,并不断向四周扩展,好发于面部、口周、鼻周及四肢。
    轻者只需要局部清洁、去痂,外涂龙胆紫溶液、抗生素软膏。
    重者可伴有淋巴结炎、发热,应服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中医简易方可用大黄研末,加菜油调搽。还可用鲜马齿苋适量,洗净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
    23.皮肤被太阳晒坏了怎么办?
    长时间照射阳光后,被晒皮肤就会出现潮红、浮肿,甚至水疱,引起痒的感觉,这就是晒斑,也叫日光性皮炎,是由于太阳光里的紫外线照射引起的。
    在强烈日光照射后的几个小时内,被晒部位的皮肤发红,稍有肿胀,重的病例肿胀厉害,甚至可以出现水疱和大疱,疱弄破后就淌水结痂盖,在一昼夜里达到高峰。
    由于面孔和眼皮肿起来,可以使眼裂细如线缝一样而不能张开,有病的地方往往感到绷紧、瘙痒和灼热,受衣服的摩擦或者水疱被擦破以后,疼痛难忍。
    有的同时有全身不舒服,感觉发冷、发热、恶心和呕吐。症状轻的患者在1天~2天症状可以消失;症状重的患者往往7天~8天开始痊愈,出现脱皮和皮肤颜色变黑。一般晒斑病状的轻重,随光线的强度、照射时间的长短和照射范围的不同而不同,也和各人不同的感光性有关。光线的强度跟随季节、天空中云层的多少和早晚而变化。
    为防止皮肤晒坏,要经常晒太阳,进行皮肤锻炼,开始的时候照射时间可以是几分钟,以后每天逐渐增加,这样可增加皮肤中的黑色素,而起保护作用。在春末夏初的季节,对日光敏感的人要注意一次曝晒不可时间过久,外出较久的时候,可以暂时戴阔边草帽或者撑遮阳伞等;或者在外露部位搽防晒软膏。
    发病的部位有红斑和水肿,可以搽炉甘石洗剂,如果有水疱,要用5%~10%醋酸铝溶液湿敷。有全身症状者,应躺在床上休息;有恶心和呕吐者,可以给予颠茄酊类药物治疗。
    24.怎样预防和治疗痱子?
    痱子为一种常见于夏秋炎热季节的皮肤病,婴幼儿及肥胖人易患,又称热痱、痤痱疮等。该病初起皮肤发红,逐渐出现针尖大小丘疹或丘疱疹,排列密集而不融合,轻度瘙痒,灼热刺痛,与天气变化关系密切。闷热、气温高、气压低、汗出不畅时皮疹成批发生,天气较凉则很快消退。
    生了痱子后,局部可以先用温水清洗,轻轻擦干,撒上扑粉或痱子粉(内含薄荷脑、樟脑各1克,硼酸2克,氧化锌10克,滑石粉加至100克),或者搽炉甘石洗剂。避免用热水和肥皂洗烫,忌用软膏、糊剂等油类制剂,有继发感染时,在扑粉中加5%硫黄。
    预防措施:居住或工作的地方应当通风良好。穿的衣服要宽松,使汗液迅速蒸发,保持皮肤干燥。有条件的话,要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小儿洗澡后,在皮肤皱褶部位可以扑些痱子粉或涂上防痱水。发热卧床患者应经常翻身和擦澡,使汗液能通畅排泄和蒸发。
    25.外伤怎样紧急处理?
    (1)对出血伤口迅速止血。若出血似喷射状,则是动脉破损,应在伤口上方即出血点近心端,找到动脉血管(一条或多条),用手指或手掌把血管压住,即可止血。若属四肢受伤,亦可在伤口上端用绳布带等捆扎,松紧以出血状态为度,每隔1小时~2小时松开一次。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止血。
    (2)包扎伤口。找到并暴露伤口,迅速检查伤情,若有酒精和碘酒棉球,应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后,用干净的毛巾、布条等将伤口包扎好。
    (3)对骨折肢体应进行临时固定。若没有夹板,可用木棍、树枝等代替。固定要领为:尽量减少对伤员的搬动、肢体与夹板之间要垫平,夹板长度要超过上下两关节,并固定、绑好,留指尖或趾尖暴露在外。
    (4)紧急处理的同时,迅速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若外伤严重,应尽早送医院治疗。
    26.高热怎么办?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摄氏度。高热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比较多见,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伤寒、副伤寒、痢疾、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肺炎、流行性脑膜炎、结核病、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皮肤化脓性感染、外伤感染、败血症等。非感染性的高热见于中暑、脑出血等。
    高热只是具体疾病的一个症状,不是独立的疾病,应当请医务人员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来作出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发热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一种表现。
    高热原因没有查明之前不要随便使用退热药。如果发热温度高,患者太难受,可以用32摄氏度~34摄氏度的温水擦澡,尤其是擦颈部、胸部、腋下、大腿根部等部位,使体温稍降一点儿,减轻难受的感觉。必要时也可以用冷水或酒精擦澡。
    27.怎样预防虫咬性皮炎?
    盛夏季节,洪涝期间,昆虫生长繁殖加速,在抗洪救灾或野外作业时,易发生虫咬性皮炎。夜间应尽量不常明灯火,以避免招来蚊虫。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晚上睡觉或劳动期间尽量穿长衣、长裤、长筒靴,或在身体暴露部位涂防护药物。一旦被咬伤,可用2%的冰片、5%的明矾炉甘石粉洗剂、清凉油、风油精涂擦患处,也可用皮炎平霜治疗,还可服用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苯海拉明、息斯敏(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药物。(未完待续)
    (稿件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