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

2021-08-0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林 浏览:17645 次 

人生有形 不离阴阳
——《黄帝内经·素问》读后感
□李 改

   通过阅读经典和在临床上的实习,我发现,《黄帝内经》不愧是我国医学中的瑰宝。在临证中,许多疾病都可以用《黄帝内经》上的理论加以解释,并且还可以指导临床,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其中,我对《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提到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印象最深。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是指人体生而有形体离不开阴阳的变化。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有机联系,又可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它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密切相关,只有阴阳平衡,身体才能维持健康状态,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无处不在,它具有复杂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特点,能够无限可分。一般而言,凡具有运动、上升、温热、外向、明亮、亢进、功能等属性的归于阳,静止、下降、寒凉、内在、晦暗、衰退、物质等属性的归于阴。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也可根据不同的部位、组织结构等划分阴阳,就人体部位来讲,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就脏腑来讲,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之中又分阴阳,心肺从部位上划分属阳,肝脾肾属阴。就物质与功能而言,功能活动为阳,物质基础为阴。
    阴阳还可以用来说明人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当它们失衡时就会出现疾病,如《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中的“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将人体疾病的阴阳失调病机分为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及阴阳亡失。《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即指出了阴阳偏胜病机发展的必然趋势。《黄帝内经》中的“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是指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疾病变化特点,更有当阴阳离决时人体的生机就会消亡,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对于疾病的诊断,《黄帝内经》提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都是从“治病必求于本”出发。对于疾病的治疗则提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如关于阴阳偏衰时,治则“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水之源,以消阴翳”;关于阴阳偏盛,《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均是以达到阴阳平衡为目的。
    此外,现代人重视的养生也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论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把握阴阳”,是其养生的主要原则,并且提出人体阴阳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能够顺应大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才可以更好地调适生活。《黄帝内经·素问》中养生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代人养生也注重天人合一,以调节人体阴阳,如三九贴和三伏贴。
    由此可见,“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始终贯彻机体的方方面面,而本文所述仅仅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理解和体会。《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对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产生了巨大贡献。
    (作者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2019级规培学员)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