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就诊忙 医院有良策
2021-02-2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8681 次编者按:春节过后,许多医院迎来了患者就诊小高峰。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有的医院大力推行患者预约就诊,有的医院增设服务窗口,有的医院制定应急预案,有的医院实行弹性排班制……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此,我们选取了几家医院的典型做法,供您参考!
在这里,他们有序应对
本报记者 刘 旸 冯金灿 常 娟 史 尧
面对春节后复工复产、患者就诊量迅速增加等实际情况,省会医院是如何应对的呢?2月23日,记者兵分四路走进多家医院实地采访。
门诊、住院患者明显增加
就诊量已超春节前
2月23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远远就看到,该院大门口挤满了等待扫描健康码入院就诊的患者。该院东、西门诊也排起了长队,等待二次扫描健康码进入门诊看病。为了方便患者,该院大门口的纬五路由东向西方向禁止通行,解决大门口排队群众过多问题。2月22日,该院住院人数6349人,较前一日新增入院721人。2月15日~21日,门诊量达68995人,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6.39%。
类似的情况也在省肿瘤医院和省胸科医院出现。其中,2月22日,省肿瘤医院门诊量达7246人次,创历史新高,与2020年平均3000人次左右的日门诊量相比增加了1倍以上;住院患者超过1000人。
在谈到为何每年春节假期后会出现就诊小高峰时,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务部负责人程剑剑说,一是“节日病”患者明显增多,因饮食不当造成的急性、慢性病患者增幅较为明显,因饮酒过度导致的其他疾病也有所增多;二是春节期间一些患者抱着“过个吉祥年,春节不去医院”的想法,挨到春节后扎堆来到医院就诊;三是许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期间陪同父母、孩子到医院看病或体检,进一步增加了高峰期的就诊量。
预约就诊、提前分流
保障患者有序就医
“牛年生肖比较特殊,许多中国家庭希望拥有牛宝宝,出现产妇增多的情况。从正月初一到现在,我院产科住院患者增加了200人,确实有小幅增长。”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刘福云说。
2月22日,该院的就诊量达到了6360人次,较前一个工作日多了2000多人次。目前,该院利用各个平台大力推行预约门诊、预约住院,现在的预约就诊率已经达到了70%~80%,大大减少了就诊等待和排队时间;倡导孕产妇及家属尽早进行核酸检测,缩短住院等待时间;对急诊患者,启动核酸快速检测机制,2小时内出核酸检测结果,确保急诊患者迅速入院。
2月23日9时许的就诊高峰时段,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大厅导诊台和自助挂号机前的导诊服务人员、志愿者明显增多,他们一边协助首诊患者迅速办理就诊卡,一边及时分流患者;门诊候诊区域内,志愿者也在不断分流排队较长的候诊人群。
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缴费窗口等服务窗口都增加了人手,减少缴费和取药排队时间;门诊缴费、登记等区域在原有基础上多增加一些1米线设置;导诊人员全员上班;收费和取药各增加两个窗口;静脉采血窗口也延长了采血时间。
预检分诊关口前移
疫情防控一刻也不放松
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有序就医,郑州市中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部将预检分诊关口前移,确保患者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门诊部护士全员“走上前台”,在门诊大厅、候诊室、导医台等处值守,各科室也均抽调部分医务人员组成志愿服务队支援门诊部,以应对节后就诊高峰。
省会各大医院的门诊楼前,患者和家属均须依次排队通过测温区、出示健康码后,才能进入医院就诊。“节后就诊人员多,疫情防控不能有一丝松懈。”省中医院预检分诊处护士对记者说。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许多人员需要返回工作地,到医院做核酸检测的人员数量明显增多。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都在院区内设置核酸检测独立区域,缴费、排队、取号、检测“一站式”完成。
“进来之后有很明显的指示标志,按照指示很快就做完了。”当天11时30分,做完核酸检测的郑先生一身轻松地说。
2月22日,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的总验光量再次突破历史新高,达到1082人,12位出诊医师人均验光量90余人。该院党总支结合往年的经验,对这个节后的就诊形势进行了有效预判,提前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确保高质量完成接诊任务。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导诊人员在自助挂号机前协助患者办理就诊卡 刘 旸/摄
开封市人民医院增设服务窗口
本报讯 (记者李 季)春节刚过,开封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人次较节前明显增多。为了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疫情防控各项要求,为防止就诊人员聚集,减少就诊人员等候时间等,该院增开服务窗口,有序分流患者。
该院党委书记崔巍告诉记者,医院加强窗口服务力量和医疗秩序维护,医技科室实行弹性排班,高峰期间化验、检查、取药所有窗口全部开放;增强门诊一线力量,增加坐诊医生,保证不看完最后一位病人不下班,保障患者合理有序就诊。
此外,该院增加导医,志愿者、门诊服务人员维持秩序,指导患者在自助机和各分诊窗口进行挂号就诊。门诊服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利用信息化系统,指导患者自助挂号、缴费、打印报告等,引导患者就诊、做检查、取药等;合理引导患者进行预约诊疗和预约检查,对患者进行错峰诊治和检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强预约就诊宣传,让患者通过预约平台、微信公众号等预约方式进行预约就诊,减少现场等待时间,避免人员聚集。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制定应急预案
本报讯 (记者丁宏伟 通讯员李沐佳)2月18日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迎来患者就诊高峰。该院周密部署,多部门联动,及时调整,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同时,全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为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安全就诊,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月17日上午召开相关部门会议,统筹安排部署如何应对最近一段时期的就诊高峰,制定相关应急预案。该院采取了弹性排班,门诊人员提前30分钟上班,医技人员延长上班时间,尽最大可能保障当日患者都能做完检查;门诊诊室全部开放,调整增加高级职称医师坐诊,增强门诊一线力量;保障门诊就诊患者当日完成检验、检查,办理住院手续;在各楼层,各自助窗口增加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咨询导诊服务。
据统计,当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诊门诊患者5400余人次,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返乡核酸检测的人员比较多,根据往年经验,节后就诊高峰将持续一周左右。
漯河医专二附院实行弹性排班制
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陈保红 卢 闯)从2月15日起,漯河医专二附院门诊量即持续攀升。为了全力保障门诊半价惠民日的诊疗秩序,该院门诊部提前做好统筹安排,专家们主动放弃休假准时应诊,简易门诊、B超室、心电图室、卡务中心、药房等部门都安排充足的工作人员于当日早上7时30分到达工作岗位。
该院门诊各科室在现有门诊排班的基础上实行门诊弹性排班制,门诊部根据当日上午9时科室的挂号情况联系相应医师增援门诊;扩大假日医疗,增加和动态调整非行政工作日门诊出诊医师,分流患者;招募志愿者在门诊预检分诊处、咨询服务台等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与满足人民群众正常医疗服务需求并重的原则,优化服务流程,缩短了患者就诊时间。
光山县中医院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余中禄 陈小勤)春节过后就诊患者增多,光山县中医院采取5项举措提高患者就诊效率,提升门诊核酸检测能力。
这5项举措是:畅通进出医院通道,加强预检分诊力量,指定保安协助维护车辆秩序,保证往来人员安全、顺利通行;正确宣传引导,提高诊间支付效率,由导医及各科医务人员引导就诊患者使用社保卡、银行卡、微信、支付宝在收费窗口进行缴费或能过智慧云医系统平台在自助缴费机支付,节约患者缴费、治疗排队时间;完善发热门诊设施,增加核酸检测服务人员,提高检测效率;加强病区患者管理,强化疫情防控,严格限制住院患者陪护人员,采取非必要不陪护或只限一名陪护家属,告知患者亲属谢绝探视;加强消毒消杀,为患者提供安全诊疗环境。
周口市人民医院确保患者及时就诊
本报讯 (记者侯少飞 通讯员胡艳梅)2月19日,周口市人民医院精准施策,坚持把疫情防控常态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保障医疗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患者能够及时、顺利、有序就诊。
该院制定措施,优化流程,加强预检分诊、门急诊就诊、住院等重点环节管理,加强医务人员和医用物资调配储备,落实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病人安全就诊;CT室、放射科、彩超室等医技科室提前做好开机准备,保障机器正常运行,二线人员放弃休息到岗待命;网上预约与现场挂号相结合;开通核酸检测结果网上查询程序,避免领取结果现场人员拥挤;院长带头深入一线、加强督导,发现问题现场办公,及时解决;组织相关科室召开专门会议,调整住院部病房布局,优化病床设置,增设病床,确保排队等待住院的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