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整体观念

2020-12-15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杏林 浏览:15986 次 

中医的整体观念
——读《黄帝内经》有感
□王 滨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而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早有体现,《黄帝内经》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黄帝内经》成书于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托黄帝之名的医学之大成者。其实从广义上理解,《黄帝内经》绝不是单纯的医学著作,而是融天文、地理、哲学、人文、医学等于一体的大百科全书。我将主要从医学的角度就整体观念这一环节进行展开论述,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引入两个概念——阴阳与五行。正如所展示的太极阴阳图所示,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高度概括,如白天为阳,夜间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阴阳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阴阳互根互用、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转化。五行是对构成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元素——木、火、土、金、水的高度概括,五种物质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克土、火克金、金克木等。这里所讲的生是促进的作用,克是制约的作用。《黄帝内经》正是应用类比与归纳演绎的方法将气候、声、色、味等分归于五行,从人体“内外之应”出发,将脏腑、形体、官窍、情志等亦分归于五行,构建了人体内外旁通、天人合一的五行系统,表达了对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这些内容在《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章中有详细记述。
    说到此,可能会有人说这不是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吗?区区用阴阳这一概念、自然界中五种物质就能把人体无穷无尽的生理、病理现象都涵盖了吗?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只不过是借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将难以具体化的问题做了高度的概括与总结,予以精妙绝伦的回答。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先哲思维活动中最富哲学味道的理论构想,他称此为古代中国人能够构想的最终原理。
    以上我们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的,如果仅仅停留于事物的表面不加以深化同样是不可取的。犹如射箭一样,靶心只有一个,要想百发百中并非易事,需要具有1%的天赋和后天99%的勤学苦练。正是在整体观念这一理论指导下医圣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叶天士、吴鞠通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使中医理论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为中医学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给后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这也是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所必须恪守的准则。同样,现代医学借助于当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人类的感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纵深大发展,向无限微观挺进。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400倍显微镜下观测到的细胞等极小分子。毋庸置疑,如果没有这些现代工具的介入,人类不可能捕捉到如此细小的精美画卷,更谈不上在细微结构上的展开研究。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随着克隆羊多利的问世,克隆技术也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且日趋成熟并为世界多数国家所掌握,暂将这一技术搁置一边,我们仅仅对这一高端科技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做一回顾,是将成年个体的体细胞植入卵细胞中,新个体便拥有了原供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即与原供体拥有同样的外貌,但绝不仅仅是原个体的简单复制。我认为这一技术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就单个细胞能够拥有个体的所有遗传信息而言,构成机体的每一部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整个机体的无限浓缩,人体自身是统一的整体,就不是原个体的简单复制而言,由于人具有社会与自然双重属性,一个个体的成长必然要受到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从这点来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统一的整体。可见,整体观念无时无处不在。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故事中的每个人对大象都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与理解,答案是唯一的,但每一位的回答又都入情入理、无懈可击,问题的关键是每一个人都局限于一个方面、缺乏总体上的把握。如果有一个人把所有的答案进行归纳与总结,则答案将是完美的了。中医学正是站在这一高度对个体进行宏观的把握,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体。人体内部或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即是正常的生命活动,这一平衡状态一旦被打破,疾病便产生了。天平的一侧可能由于内在的或外来的原因发生倾斜,这时我们就需要用砝码去寻求新的平衡,此砝码即是药物、针灸、祝由等具体治疗措施的代名词。
    在此,我想对以上内容做一下简单的概括,《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各有81篇,全书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及防治;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是学习和了解中医的必读书。《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古典医学著作,而且还是架构在中华文明基础上的一部大百科全书。让我们共同思索昨天,挑战今天,放眼明天,在整体观念的指引下,寻求医生与患者、中医与西医、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作者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级住培医师)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