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智造”让眼病诊疗迸发出火花

2020-06-0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特别报道 浏览:13607 次 

河南“智造”让眼病诊疗迸发出火花
本报记者 冯金灿

    从自主研发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嵩岳”人工智能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系统下基层“行医”,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内首款扫频源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投入使用,再到诊断率提高近10%的眼底病诊断试剂盒研制成功……当眼科疾病诊疗遇上河南“智造”,便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眼科机器人“嵩岳”
下基层“行医”
    今年年初,能快速识别18种疾病或症状的河南眼科品牌机器人——“嵩岳”人工智能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系统开始到基层医疗机构“坐堂行医”。
    据“嵩岳”主要研发者、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雷博介绍,作为国际上首个基于互联网、利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做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机器人,其核心系统是基于对7万张眼底照片、100余万个标注病灶的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人机交流、信息收集、远程诊断、打印报告等多项功能,并将疾病诊断领域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延伸到其他眼科疾病;在获得符合要求的眼底照片后,5秒内即可完成诊断,诊断正确率在90%以上,并可通过眼科阅片中心对诊断结果进行复核,获得眼科专家的最终诊断;操作方便,适用于手机、电脑等,适用于医疗机构眼科、内分泌科、内科等相关科室对患者的筛查和初步诊断。
    同样身为“嵩岳”主要研发者的金学民说,“嵩岳”已经进入我国三类医疗器械审批程序,为目前国内首批进入该审批程序的人工智能医疗产品。
    正是因为其优异性能,“嵩岳”获得河南省眼科医疗技术创新奖一等奖。在今年郑州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眼底筛查进社区活动中,“嵩岳”开始到基层医疗机构“坐堂行医”,将人工智能科技研发与基层实际应用及推广相结合。
国内首款扫频源OCT
正式商用
    今年5月,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和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扫频源OCT正式商用。这项获得河南省眼科医疗技术创新奖特等奖的研究成果,使国内OCT设备首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主要研发者雷博介绍,目前OCT已经进入扫频源(SS)时代。SS-OCT是眼底病诊断设备发展历程上的一次飞跃,是未来眼科检测高端仪器发展的新方向,使准确快速了解疾病的组织结构成为可能,对脉络膜甚至更深的巩膜也可以成像,极大地提高了OCT的诊断价值。
    “相比其他产品,我们的扫频源OCT采用第三代扫频激光技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探测深、精度高的特点,不仅扫描速度达到每秒20万次,扫描最大范围达16毫米,扫描深度近3毫米,而且一次扫描即可实现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甚至巩膜组织的完整成像,对各种复杂病变检出率更高。其人工智能分层算法突破了传统算法的局限性,不仅有效提高了复杂病变下分层的准确性,还可智能识别病灶,并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各类量化分析工具,提升了微弱血流信号灵敏度,不遗漏微小病灶。”雷博说。
    目前,这款河南“智造”的扫频源OCT已经进驻北京、天津等地的医疗机构。由于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参考书籍,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基于近一年用扫频源OCT设备收集的临床资料,编写了《扫频源OCT眼病图谱》,为国内眼科医院提供有价值的眼科疾病诊断图谱。
眼底病试剂盒
准确率提高近10%
    目前,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已成为遗传病致病基因检测的重要工具,在视网膜遗传病诊断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各医疗机构尚未形成结合临床表现的针对视网膜遗传病的分子检测技术,视网膜遗传病基因检测大多在第三方公司进行,但是不少第三方公司检测水准参差不齐,缺乏临床资料和数据,对分析数据的解读存在盲区。再加上不同公司的基因检测试剂盒种类繁多,临床医生往往困惑于选择何种基因检测方法或检测试剂盒。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研发、生产了针对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检测试剂盒PS400,不仅包含已报道的所有和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相关的基因,并且针对目的基因已报道的所有深处内含子突变以及部分基因高GC(鸟嘌呤和胞嘧啶所占的比率)、高重复区域设计了探针,以提高重要基因和突变检测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在目的基因外显子检测的基础上向外显子两侧的内含子扩展探测区域,具有目的性强、测序成本低、测序深度深、覆盖面广等优点。
    “在临床应用方面,眼科医生在明确视网膜病的临床诊断后,可直接选择PS400,避免对不同基因检测方法和试剂盒了解不深的选择难题,使患者的基因检测更加经济高效。”雷博说,“经过对同一批样本的验证,PS400可将遗传性视网膜疾基因阳性诊断率由第三方公司的58.6%提升至66.7%,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