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是科技 中医是文化

2020-04-09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洛阳新闻 浏览:17850 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浅论
新安县中医院院长  李小伟
    当今世界医学领域,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体系,即我们常说的西医和中医。
    在人类医学发展的过程中,西医和中医不断更新融合发展,但都有各自独特的地位,并在一些领域各显神通。西医和中医的最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是以科技为本,一个是以人为本,俗称之“西医是科技,中医是文化”。
为什么说“西医是科技,中医是文化”
    西医是以还原论观点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的过程,是一门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全新医学体系。
    西医对于人体的研究采用分解和分析方法,从不同结构层次(如电子、原子、基因、分子、细胞、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等)分别由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各自独立研究,最后将研究结果汇合在一起,变成整个人体结构;诊疗时利用测量人体各种结构参数的仪器和方法,检查是否超出了正常值范围。因此,它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腾飞而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中医,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实践、领悟、总结出的医学学科,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类经·序》,明代张介宾),它博大精深,广涉旁通,无所不包,已不单纯是一门医学。
    中医理论是中国生命哲学的代表,其“辨证施治”是生命哲学的基础,“天人合一”是生命哲学的皇冠。
    中医理论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相互印证,相互关联。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古典文化渗透到中医理论中,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来自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用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依、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都对中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和归宿。
    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中医学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进一步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完善了自身文化体系,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进一步丰富。

面对新冠肺炎,中西医各有所长,各显神通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之大,前所未有。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向良好稳定态势发展。
    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过程中,从对症下药到防患未然,中西医纷纷出“招”,各显神通,誓要荡平戾气。
    对于西医来说,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未知的病毒,要从科学角度认识它并寻找救治方法。西医先是找到病原体,对其进行基因测序,研究其结构特点,深入了解其特性;然后研发试剂盒(核酸测试),可以在2天内确诊患者是否为阳性。接着,研究发现,体外实验显示,磷酸氯喹对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有一定的诊疗效果;康复患者血浆有效(含有抗体);组织动员全国优势科技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疫苗研发工作;依照常规治疗方法使用治疗艾滋病的药、消炎药、抗病毒药或者激素类药物;通过氧疗或呼吸机治疗维护脏器,降低重症患者病死率;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条件允许的话考虑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开展干细胞技术在重症救治方面的临床应用研究;安排多条技术路线研究疫苗,目前已有疫苗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从中医角度讲,新冠肺炎属于时令病、疫病范畴,也就是“瘟疫”。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人体感受疫疠毒邪、四时不正之气所致,在天气多变的冬春季节,起居失常、寒温失调、过度疲劳后容易发病。面对新冠肺炎,中医专家从古代经典中汲取精华,结合临床诊疗经验,迅速提出中医诊疗方案,坚持及早介入、全程参与,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治疗有效率超90%;调和五脏六腑,减少病毒侵袭人体时对各个器官造成的损伤,增强人体抵抗力;治疗核心是扶正祛邪,扶正包括益气、养阴、温阳等,祛邪包括清热、解毒、祛湿等;对重症或危重症患者以扶正为主,给予补气温阳的药物,也会佐以祛邪;开展清肺排毒汤临床疗效观察;坚持汤药治疗和辨证治疗,采用艾灸技术,教患者打八段锦和太极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注射剂血必净抑制重症患者炎症反应;通过益气健脾、益气养阴、化痰通络等方法,包括非药物疗法,比如火罐、针灸、刮痧等帮助患者康复。
    与此同时,藏医、蒙医根据所在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积极参与防控工作,辨证分析制定新冠肺炎救治方案;熬制汤剂,制作“九味防瘟黑药粉香囊”,通过药物的挥发气味提升人体的免疫力;“那格布九味散”被确定为新冠肺炎的预防蒙药;制定11种治疗新冠肺炎的蒙药院内制剂等。

中西医并肩战“疫”,“组合拳”显威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中西医并肩战“疫”,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及协同作用。
    西医在治疗新冠肺炎时采用多种方法,比如使用经过国家认证的特效药、抗生素、抗病毒药及血浆疗法和干细胞技术,还有氧疗、呼吸机治疗,给予患者生命支持;在重度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方面发挥优势,降低了重症病死率,有效降低了死亡率。
    在治疗新冠肺炎时,中医药很快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并及时深度介入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有效降低了转重率。
    中医通过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以及艾灸、八段锦等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能够起到整体调节、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激发患者自身抵抗力和康复能力,可有效提高淋巴细胞数量,较快改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减少轻症和普通型患者向重型、危重型发展,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时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正是有效降低转重率,特别是在早期介入,能显著降低轻症患者发展为重症患者的概率。”
    根据《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呼吸康复指导意见》可知:对轻症及普通型出院患者来说,多数患者肺功能损害轻微或无持续残留的肺功能问题,较少产生身体功能障碍;对于重型或危重型患者来说,会有全身虚弱、呼吸急促导致身体功能受限,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与胸部CT检查显示的肺纤维化改变一致,此改变可持续存在。所述新冠肺炎后遗症还需大量病例总结与观察。
    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黄波日前说,新冠肺炎康复者对其他人不会产生危害,康复意味着机体的免疫系统已经将病毒清除。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晶在接受采访时说,轻症及康复患者不会出现后遗症,治疗效果是完全康复。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来说,由于病情涉及、影响到肺、肝、肾、心脏等多脏器,会有炎症指标升高或呼吸衰竭等表现,因此治疗过程比较复杂,恢复起来也会相对慢一点。
    总之,经过临床治疗后,轻型、普通型患者一般不会有后遗症。根据既往SARS(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以及流感重症患者的治疗经验来看,部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可能在短期内会有轻微的肺纤维化,但是肺有很强的修复功能,一般在短期内纤维化的组织即可吸收好转,不会留下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疗效明显
     我们记得,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安全有效的途径”。面对如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独特优势也在不断显现。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公开披露了一组数据:一项针对452例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症状、提高核酸转阴率方面,显著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另一项500例的临床队列研究显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肺部CT影像明显改善,没有轻型转为重型;一项75例重症患者的临床对照试验显示,中西药并用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患者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平均缩短3天。
    张伯礼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中西协同救治病患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多地制定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打出中西医救治“组合拳”,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
    专家团队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能较快地改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核酸转阴率,有效减少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重型向危重型的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中西医结合组的患者,核酸的转阴时间比西医组显著减少,发热、咳嗽、乏力、咽干、食欲减退等10个症状比西医组明显改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值明显改善,并且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小于西医组。
    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效果是很明确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不断更新优化,但始终应坚持中西医结合,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西医在诊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