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走了,他没能守在身边……

2020-02-2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0567 次 

本报记者 常 娟

有人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余生只剩归途。对于赵松而言,2月19日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因为这天他的那堵墙塌了一半。
当日10时51分,当父亲去世的噩耗传来,正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领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松整个人都懵了。他忍不住嚎啕大哭,又怕自己的情绪影响队员们工作,就把自己关在了屋里。
父母都年过九旬,工作再忙,每周赵松都会回家两三次,跟父母唠唠嗑,为父母做做按摩。这次驰援武汉前,怕父母担心,他只说是出差,很快就回来,没想到跟父亲竟是永诀。
在队员们担心和关注的目光中,他红着眼睛开门走出屋的时候,脸上又恢复到往日工作时坚毅的表情。
紧接着,交代下午和晚上会议安排;讨论几个积攒问题的处理方案;去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组组织的会议……一直忙到天黑。20时,赵松又主持召开临时党支部成员和全体医生(值班医生除外)会议;21时30分,带领医务人员继续学习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22时、23时、零时……接完晚班队员出舱,已经是次日凌晨2时许了。
一面行军,一面部署
2月3日18时,赵松接到电话,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连夜出发支援武汉,需要院长级领导带队。没有丝毫犹豫,赵松主动请缨带队出征。
当时,他92岁的父亲躺在医院病房里已有半年。赵松把照顾二老的重任都托付给了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并和妻子约定对父母隐瞒自己的行程,以免老人担心。
从接到任务到快速集结,仅仅用了3小时。2月4日7时,赵松带领46名队员奔赴武汉,随行8台特种车辆包括指挥车、手术车、医技检验车、水电保障车、餐饮车、宿营方舱车及救护车等。
一路上,赵松与前方指挥部不断沟通协调,安排团队的下一步工作。由于任务紧迫,很多工作都是一面行军,一面接令,一面部署。
当日晚上他们抵达武汉。大敌当前,党组织就是战斗堡垒,共产党员就是鲜红的旗帜。协调安排好队员入住后,赵松就召开了队内骨干的“碰头会”,即救援队临时党支部成立会议,确定了党支部干部人选并明确组织分工,提出工作要求。
他号召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疫情面前践行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做好援助工作,要求队员们发扬新时代白求恩精神,展现精湛医术,积极救治患者,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抗“疫”战斗中。
在赵松的鼓舞带动下,全体队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地投身到工作中去。
累计收治462名患者
收到15封感谢信
2月5日,赵松接到命令到武汉医疗工作组开会。会议确定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进驻江汉方舱医院工作。回到驻地,赵松立即组织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全体队员参加,周密部署下一步的具体工作和任务。当晚,救援队紧急集结前往江汉方舱医院。
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负责江汉方舱医院东部院区,管理412张床位,截至2月20日,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462例,通过队员们的不懈努力,已经治愈出院102人,处置重症患者72人,转出重症患者41人,累计开展CT等影像检查478人次。
队员周纪妹在工作日记里写道:“繁重的隔离装置让我们呼吸困难,出现了严重缺氧状况,头晕、头痛、心悸、胸闷、恶心等症状不停地向我们袭来。从我们进入武汉开始,我们代表的就是河南人民,我们代表的就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们要为急需帮助的武汉人民贡献力量。”
这是救援队队员们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队员们的付出得到了患者的认可。2月18日早上,武汉方舱医院总台接到了两封来自患者的感谢信,其中一封点名表扬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单迎光。
有位微信名为“黑牡丹”的患者在信中这样写道:“今天是我进入江汉方舱医院的第七天。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关怀下,我的身体逐渐康复。听着那欢快的音乐,透过明亮的玻璃看到夺目的阳光,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又到了日常査房的时间,今天来查房的是一位高大阳光的医生,通过他的背影我知道他应该是位男医生。他们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厚厚的护目镜,无法清晰辨认他们的面孔。但是他们坚毅肯定的目光给了我们无限希望,让我们感受到了关怀和爱护。”类似这样的感谢信,来到武汉的15天里,救援队收到了15封。
除了带领大家积极工作,赵松还高度重视院感防控工作,全力保障队员们的安全。
救援队队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处科长张建祥告诉记者,从进入方舱医院开始,赵松就不断地与方舱医院协调防护物资,不断研究优化防护流程,指导医用污物处置方式,尽最大努力保护队员们不受感染。对于所住酒店,每天更严格查看和督促消杀作业,大到桌椅板凳,小到各种把手,他都一遍遍确认消毒是否完成。
队员们“四班倒”很辛苦,尤其是夜班人员,一直到凌晨2时才换班休息。赵松担心大家感染,8时,14时,20时,次日凌晨2时,每班他都带领院感人员到方舱医院更衣舱,为队员们进出舱进行防护处理,忙前跑后,累得直不起腰,有时悄悄地在椅背上歇一歇。
队员是战友,也是亲人
在救援队队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星的眼中,赵松是“贴心的暖男”,总在不经意间给队员们带来感动。刚到武汉时,由于出发紧急,考虑不够周全,很多队员携带的换洗衣服和生活用品不足;赵松知道后,立即协调沟通,为大家集中购买,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作为管理者,他不仅关注大方向,还关注小细节。”李星说,出门在外,队员们思乡是避免不了的情绪。元宵佳节时,为了让队员们体会到家的温暖,赵松早早联系,在元宵节当天为队员们协调一些汤圆,并亲手将热腾腾的汤圆送到每位队员手中。吃着汤圆,大家含着眼泪说,“今年的汤圆别样甜”。
有人想吃饺子,赵松听说后,详细研究起规章制度。为了减少聚集带来的影响,赵松排除种种困难,终于找到大家一起包饺子的地方。“我们一个一个严格消毒,赵院长检查每个人的防护措施。你们都不知道,俺们个个吃了几大碗!”李星说。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