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要防治哪些疾病

2020-01-1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八版:乡医课堂 浏览:12084 次 

天气寒冷要防治哪些疾病
□党照丽

   冬季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抵抗力低的人容易感冒,从而诱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
    一般来讲,寒冷并不会直接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天气突然变冷,很多人没有及时添衣保暖。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很容易受凉,导致支气管动脉的血循环障碍,纤毛运动减弱,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气道平滑肌痉挛和机体抵抗力降低。这就为病毒、细菌侵入呼吸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呼吸系统疾病
    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其中大部分是上呼吸道感染,多侵犯鼻、咽、喉及耳,也有少部分侵犯下呼吸道、支气管及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有自限性,预后良好。该病发病率高,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有时还伴有严重并发症,并有一定的传染性,应积极防治。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多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主要症状为咳嗽和咯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天气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
    另外,冬季天气寒冷,受寒冷的刺激很容易诱发哮喘。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多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常与接触致敏原、冷空气、理化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冬季,很多人喜欢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污浊,加上有的家庭养宠物,在宠物的皮毛以及其他致敏物质的刺激下,容易诱发哮喘。
    治疗 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如解热镇痛、抗鼻塞、抗过敏、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抗生素仅在有细菌感染时使用,对于单纯病毒感染者不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戒烟、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年老体弱易感者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
心血管疾病
    寒冷的天气会引起机体外周血管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增高、血压升高或血压不稳定,心脏负荷增加,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发绀、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水肿、晕厥,其他症状包括咳嗽、头痛、头晕、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
    治疗 采取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措施,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CCB(钙拮抗剂)可减少或消除心肌缺血的发作,抗栓治疗可预防冠状动脉内血栓进一步形成,促进内源性纤溶活性溶解血栓和降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于心力衰竭者要注意监测体重,限盐,限水,防止水液潴留,并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延缓心室重构等药物应用。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是由脑血管阻塞或破裂所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及脑组织功能和结构发生损害的一种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种。气温的降低会使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诱发脑血栓。另外,寒冷的刺激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增高,血压骤然升高时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因此,寒冷季节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治疗 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言语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者,应尽快到医院进行头颅CT或头颅MRI(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明确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争取发病后尽早选用最佳治疗方案。积极调控血压血糖,防止并发症,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药物治疗,出血性卒中患者应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防止继续出血等。
消化系统疾病
    气温骤然下降,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随之降低,容易导致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原有溃疡的复发。另外,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易导致腹部受凉而腹泻。冬季天气寒冷,热气腾腾的火锅是人们的最爱,但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引起胃肠黏膜损伤,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治疗 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规预防性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或胃黏膜保护剂。对于已发生消化道出血者,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质子泵抑制剂静脉给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氢离子浓度指数)有助于止血和促进病变愈合。
冻疮
    冻疮常见于冬季。天气寒冷引起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经常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天气转暖后自愈,易复发。中医认为,冻疮的发生是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因而在冬季,阳虚的人容易出现冻疮。
    治疗 口服烟酰胺、硝苯地平等血管扩张剂,或将丹参(20毫升)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静脉滴注,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和溶血栓等作用。局部治疗可用氦氖激光和红外线照射,或作激光穴位照射(足三里穴、复溜穴等)后,对冻疮局部进行散焦普遍照射。未破溃者可外用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维生素E软膏等,可用桂附汤(方药为桂枝、红花、附子、紫苏叶、荆芥各20克,加水3000毫升,煎沸,稍冷后用)煎药浸泡患处,每天3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边浸泡边用药渣揉搓患处。已破溃者,外用硼酸软膏、1%红霉素软膏等涂抹患处。
 (作者供职于孟州市中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