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四大认识误区

2019-07-1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三版:管理论坛 浏览:8641 次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  闫国蕊

    结核病是很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世界各国人民一直在与其斗争。它一年四季均可发病,15~35岁的人群是该病的高发人群,其潜伏期为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也可继发感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结核病被认为是人类可征服的疾病之一。因此,在随后的近20年,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对结核病较为忽视,致使结核病防治系统遭到破坏。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卷土重来。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肺结核的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二位。得了肺结核后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
    但是,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还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只有咳嗽、咯痰才可能是结核病

    在社会上,流传有“连续咳嗽3周以上就有可能是肺结核”的说法。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专家指出,一般肺结核患者会出现两大症状。一是全身症状,主要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妇女月经不调等,少数急性发展的肺结核患者可出现高热等急性发病症状。二是呼吸系统症状,主要有咳嗽、咯痰、数量不等的咯血、胸痛、气短等。
    此外,出现皮肤红斑、肛周脓肿、长期腹泻、尿路感染、不孕不育等疾病持续3个月以上时,也要警惕结核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肺结核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被误认为是一般感冒而被忽视。因此,早发现至关重要。
    目前,肺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检查和痰检,再结合临床表现、结核菌素反应等综合分析后进行判断。
    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结核菌素反应只能说明感染情况,不能说明是否患结核病;X线检查可及时发现肺部病变,但对某些表现不典型的影像难以确定性质,因此只能作为参考;虽然只有一半左右的肺结核患者通过痰检可找到结核杆菌,但是一旦发现,其诊断的准确性非常大。

    误区二:结核病都会传染

    在所有的结核病中,只有肺结核具有传染性。这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结核杆菌,其传播和感染途径与细菌性肺炎极为相似。除肺结核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基本上不具有传染性。
    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咯痰、打喷嚏等方式,将结核杆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与肺结核患者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杆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误区三:接种了卡介苗就不会得结核病

    小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针,一般都是注射卡介苗。很多人会认为,接种了卡介苗就不会得肺结核。事实并非如此。一半以上的肺结核患者曾经注射过卡介苗。
    卡介苗是用一种减毒的牛型结核杆菌变种制成的活菌苗,注射到人体中使人体产生免疫力。它的作用就在于增强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反应。
    因此,接种卡介苗还是很有必要的,但并不是万全之策。预防肺结核的关键,还在于提高免疫力,防止结核杆菌乘虚而入。

    误区四:肺结核是绝症,没法治了

    肺部感染结核杆菌后,细菌会破坏肺部的血管,从而引起咯血或肺部空洞。
    虽然肺结核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以前也称为“痨病”,但却是可治的。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发布的结核病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5年,全球已经有4900万名肺结核患者得到了治疗。
    一旦确诊为肺结核,患者应尽早接受规范化治疗。坚持正规治疗,肺结核患者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采用标准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初期肺结核,可达到90%以上的治愈率,2年复发率不超过2%,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只要按照“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治疗原则,在医务人员指导帮助下应用抗结核病药物治疗,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