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第六大并发症”:容易被忽略的慢性牙周炎

2019-05-1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诊治参考 浏览:12347 次 

□刘海立

    慢性牙周炎是一种由牙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它是一种可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进行性附着丧失和骨丧失的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牙齿脱落的年龄低于正常人群,且常合并牙石、牙龈出血、肿胀、口臭,甚至颌周脓肿等慢性牙周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牙周炎的比例更高。

    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牙周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郭立新教授带领团队对北京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年龄为20~80岁)进行调查,发现在这些患者中,慢性牙周炎(牙周袋深度>3毫米)的患病率为78.5%,重度慢性牙周炎(牙周袋深度>6毫米)的患病率为29%。
    据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伴发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两三倍,牙槽骨吸收及附着丧失状况较普通牙周炎患者更为严重,且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牙周炎发生率越高。

    医患双方对糖尿病与牙周炎关系的认识

    郭立新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
    一、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的正确率在1.5%~40.2%。85.9%的患者表示,在被明确告知糖尿病和牙周炎的关系后会主动关注这一情况。
    二、同期调查显示,内分泌科医生对慢性牙周炎的关注度为13%,对牙周炎的询问率为3.8%。
    由此可见,医患双方的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的关注度低,慢性牙周炎也因此被称为“被忽略的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容易合并慢性牙周炎的原因

    一、糖尿病患者唾液量减少、流率减慢,唾液内葡萄糖浓度升高,唾液pH值(酸碱值)下降,口腔自洁力下降,易引起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
    二、糖尿病患者有特异性的血管病变,血管内皮损伤,血糖升高,血小板黏附、聚集增强,抗凝血因子减少,红细胞脆性增加,造成牙龈等口腔组织缺血、缺氧。
    三、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障碍,易导致口腔病变迁延难愈。

    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

    一、牙周袋深度>3毫米且伴有牙龈等结缔组织附着丧失者,可诊断为慢性牙周炎。
    二、牙周袋深度≤3毫米,结缔组织附着丧失已静止,认为无牙周炎活动。

    慢性牙周炎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以牙龈附着丧失为主。
    一、轻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4毫米,牙龈附着丧失1~2毫米。
    二、中度: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牙周袋深度≤6毫米,牙龈附着丧失3~5毫米,牙齿可能有轻度松动,多根牙有根分叉病变,牙有松动。
    三、重度:牙龈炎症较明显或发生牙周脓肿,牙周袋深度>6毫米,牙龈附着丧失≥5毫米。

    慢性牙周炎的危害

    一、破坏牙槽骨骨质,是成年人牙齿脱落的最主要原因。
    二、影响咀嚼、发音、美观。
    三、可导致牙龈出血、颌周脓肿、口臭。
    四、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五、可引起或加重糖尿病,且增加冠心病、糖尿病性肾脏病的发生风险。

    慢性牙周炎的治疗

    一、牙周基础治疗:斑菌控制、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等。
    二、药物治疗:包括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
    三、手术治疗:龈切术、翻瓣术、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
    四、激光治疗:低强度激光治疗。
    五、正畸治疗。

    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的预防

    绝大多数慢性牙周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可怕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认识不到它的存在。针对这一现象,医务人员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内容有以下几条。
    一、应对每位糖尿病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包括正确刷牙、刷牙时间3分钟以上、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间嵌塞食物、定期洗牙、假牙护理等。
    二、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慢性牙周炎,将使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变得更难,且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三、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如确诊为慢性牙周炎,建议进行合理治疗。
    四、如果糖尿病患者有大范围的失牙,应鼓励患者修复失牙以改善咀嚼功能。
     (作者供职于汝州市济仁糖尿病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