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元:深情地走在文楼村的土地上

2019-03-30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3043 次 

本报记者 杨冬冬  通讯员 李 磊

在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街道办事处文楼村,提起冯新元,村民们基本上都认识他。他皮肤黝黑,体形微胖,操着一口地道的当地方言,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是文楼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其实他是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河南省卫生计生监督局离退休干部工作科科长。
文楼村是省委确定的帮扶工作重点村。2018年3月,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根据原省卫生计生委(现为省卫生健康委)要求,省卫生计生监督局拟派一名工作人员入驻文楼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冯新元踊跃报名。他说:“这个村我熟悉,和村民们也有感情,就让我去吧!”于是,他与原省卫生计生委的两名工作人员组成扶贫工作队,又一次来到文楼村开展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从2012年参与艾滋病防治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冯新元先后3次驻村,时间长达7年,对该村的情况了如指掌。
一辆自行车走遍全村
文楼村乡村医生孔永良说:“冯新元是我们村的老朋友了。刚来村里时,他总是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各村组之间往返。村民有困难,总会第一时间想起他……”
驻村伊始,冯新元几乎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走访调研,然后写报告,制订帮扶计划、措施和发展规划。为了核定贫困人员,他坚持“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工作方法。
从2015年11月起,冯新元与工作队的同志一起对原来确认的274户贫困户1014人先后进行了4次“回头看”,逐户登记,摸清情况。经过县、乡、村“三审核三公示”,到2016年5月,确定贫困户74户、贫困人员238人,并逐户建档立卡,填写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同时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逐条完善帮扶措施,逐户制订帮扶计划,宣传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告知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信息和享受的帮扶措施,提高贫困户对帮扶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2017年年底,他和扶贫工作队其他工作人员再次逐户登记信息,认真算账,确保精准识别、精准退出。
据文楼村基层卫生服务一体化诊所的护士王秀丽介绍,该诊所是上蔡县第一个建成的基层卫生服务一体化诊所,基础卫生设施齐全,群众的就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这个诊所从征地到图纸设计、人员协调,再到建成使用,每个环节冯新元都在场,他为争取各项支持四处奔波。
心里常常记挂村里的事儿
要想富,先修路。之前,文楼村6个自然村之间的主干道是一条乡村沙石路,每到农忙季节,两辆农用车错车都困难。于是,修路问题便挂在了冯新元和工作队员们的心上。他们上报材料、争取资金、联系建设部门,终于为文楼村修好一条进村道路。
作为驻村工作队员,冯新元结对帮扶贫困户2户,其中近60岁的侯女士一家是他最牵挂的。侯女士与年迈的婆婆相依为命,且患有眼疾,双目干涩、看不清东西,使用省人民医院特制的滴眼液才能缓解症状,而从村里到郑州就医非常不便。冯新元得知后,立刻赶到侯女士家,告诉她自己可以帮忙从郑州带药,这一带就是5年多。
谈到村里最大的变化,该村村支书刘根柱说:“自2012年以来,村里变化很大,尤其是村里的小学。以前学校的教室窗户破旧,没有挡风玻璃,一到冬天,教室里寒冷彻骨。冯新元来到之后,先是协调把玻璃装上,又把教室墙壁粉刷一新。看到村里的学龄前儿童跑到外村上幼儿园,他又积极协调,2016年9月村里的幼儿园正式开园。”
2017年年初,冯新元的爱人患癌症住院治疗。当年5月,他的女儿面临中招考试。面对这种情况,冯新元不得不来回跑,周末回郑州照顾妻子和孩子,周一一大早赶回文楼村,高铁、中巴、城乡公交、三轮车成了他往返郑州和文楼村的重要交通工具。冯新元说,他现在有两个家,自己家里有困难,还有省卫生计生监督局同事们给予帮助,他很放心,而村里的贫困户他实在放心不下。
如今,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各级政府共同努力,贫困户的日子逐步好转,脱贫指日可待。冯新元总是说:“成绩是大家一起做的,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