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两项医学创新引起业界关注

2019-02-16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9844 次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常 榕

今年,河南省肿瘤医院特别设立“创新技术奖”。该院甲状腺头颈外科主任秦建武团队的“带状肌肌间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放射介入科副主任曲金荣团队的“MRI(磁共振成像)在食管癌T分期的应用”获得这一重磅奖项,分别获得20万元的奖励。
这两项技术有何特别之处?有关专家认为,它们都具有相当的创新性和普惠性。
“世界甲状腺外科尖端诊疗领域有了‘中国声音’”
2016年的一天,秦建武为一位50多岁的瘦弱女性患者实施甲状腺外科手术。
当时,整个医学界都不知道,这台看似普通的手术,将改变在全世界流行100多年的甲状腺外科手术方式。
甲状腺外科已经发展了200多年,直到今天,甲状腺肿瘤手术安全程度已经很高。具体来说,甲状腺的外形像一只展开双翅的蝴蝶附着在气管上,形成甲状腺的左右两叶。一旦出现甲状腺恶性病变,至少要切掉一侧“翅膀”,也就是甲状腺叶切除术。但在处理“翅膀”顶端也就是甲状腺上极时,会遇到胸骨甲状肌叠加覆盖,造成手术视野不佳,导致病灶切除不干净,手术中易造成周围神经和血管损伤。
100年多来,医学界一直沿用的手术方式是采用颈白线入路,即打开颈白线后,逐一显露甲状腺峡部、环甲间隙,而后将腺体尽量下拉,尽可能靠近腺体逐一凝闭或结扎甲状腺上极血管的二三级分支。
但在实际操作中,在不切断部分颈前肌的情况下,甲状腺上极手术视野常显露不足,很难做到直视下血管分支的逐个离断,喉上神经外侧支的显露更加困难,尤其是在腺体肥大、甲状腺上极位置较高或病灶位于上极且伴有粘连的患者更是如此。
如果切断部分颈前肌,虽然甲状腺上极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扩大,但离断颈前肌不符合间隙入路、膜解剖的现代化甲状腺外科理念,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在当天的手术中,秦建武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由于这位女性患者身体比较瘦弱,其胸骨甲状肌又薄又小,我透过患者的胸骨甲状肌,可以清楚地看到其甲状腺上极。这让我眼前一亮。”回想起几年前的情景,秦建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旧激动地说,“当时我就考虑甲状腺颈前肌间入路的手术方式,这样不仅扩大了手术术野,还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说干就干,秦建武及团队大胆尝试经带状肌肌间入路显露甲状腺上极,即常规打开颈白线并初步游离腺叶后,自胸骨甲状肌和胸骨舌骨肌之间入路,将胸骨甲状肌自腺体表面向上内侧拉起,绕开上端止点,将胸骨舌骨肌向外上方牵拉,直视下就可以清楚辨别上极血管束的分支,同时充分显露喉上神经外侧支的走向。
“一试才知道,这种手术方式让困扰我们多年的显露甲状腺上极、保护喉上神经困难等问题迎刃而解。”秦建武说。
这台手术结束后,秦建武兴奋不已,立即跑到另一间手术室,通过甲状腺颈前肌肌间入路的手术方式为另一位患者实施了手术,效果依然很好。
“就这样,在一台台手术中,我们不断对这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验证和优化,最终确定这是一项可靠的技术创新。”秦建武说,“其实,一开始,我们只是想解决手术中甲状腺上极显露不足导致病灶切除不干净的问题,但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手术方式也可以起到保护喉上神经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甲状腺外科学界才开始重视对喉上神经喉外支这条头发丝般纤细的神经的保护,但在以往的甲状腺外科手术中,如何保护这条神经一直困扰着主刀医生。现在,我们通过对比,对这条神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好的保护。”秦建武说。
据介绍,这条非常纤细的神经主要影响患者声带的紧张度。如果这条神经在手术中被损伤,就会导致患者发声无力,严重影响患者说话时声音的大小。之前,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卡里库奇就因为在甲状腺手术中损伤了喉上神经喉外支,葬送了自己的歌唱事业。因此,这条神经也被称为“卡里库奇神经”。
“现在,我们对这条神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好的保护,这对从事声乐者、主持人、教师等群体意义重大。”秦建武说。
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优化,秦建武首创的甲状腺颈前肌肌间入路的手术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推广,不少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还因此填补了当地的技术空白,造福了不少患者。
 (下转第二版)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